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死亡率最高的不是癌症 那是什麼

死亡率最高的不是癌症 那是什麼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2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癌症讓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死亡恐懼。但近日,《柳葉刀》在對我國居民1990年-2017年死亡原因進行分析後發現,死亡率第一的竟然不是癌症,而是卒中,緊隨其後的是缺血性心臟病,第三才是肺癌。

卒中俗稱中風,根據病變性質,可以分爲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其中缺血性中風佔所有中風的80%左右。根據病情輕重,我們可以把中風分爲大中風和小中風。

大中風常指病情嚴重者,其中也多爲腦梗死,發病患者多偏癱嚴重,甚至倒地不起,意識喪失,之後多數可能留下偏癱、口齒不清等後遺症,或直接導致死亡。

死亡率最高的不是癌症 那是什麼

小中風發作時,腦血管可能並沒有完全被血栓堵塞,或者只是短暫性腦血管缺血,因此症狀也不像大中風那麼嚴重,往往表現爲突然間口齒不清、說話模糊、身體局部麻木、肢體無力、失去平衡、眼睛黑曚等,這些症狀可持續幾分鐘至數小時,患者就會好轉。

近年來,我國居民每年因腦卒中死亡人數近200萬,死亡率爲140.3/10萬,佔總死亡的22.8%。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超重肥胖等是卒中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生活中,哪些不良習慣成了卒中的幫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張雨蕾醫師給出解答:

高脂飲食:如喜食肥肉、動物內臟,以及薯片、炸雞等油炸加工食品。高脂肪飲食會造成高血脂,使原本暢通的血管發生狹窄或閉塞,從而促進卒中的發生。

高鹽飲食:如喜食臘肉等醃製食品等等。長期攝入過量鹽分,會導致高血壓,而高血壓是卒中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不容小覷。

高糖飲食:如喜食糖果、蛋糕、飲料等,長期攝入過量糖分,往往會導致糖尿病的發生,糖尿病同樣是卒中的危險因素之一,往往會引起包括腦血管在內的全身血管硬化、狹窄,並且高血糖還會導致血脂異常,進一步增加卒中發病風險。

吸菸:吸菸不僅與呼吸系統疾病相關,還可增加腦血管病的發病率,而且發病風險與吸菸量密切相關,吸菸量越大,發病風險就越高。

酗酒:過量飲酒可使腦血管平滑肌發生痙攣,使腦血流量降低,從而增加卒中風險。另外,酗酒還與高血壓、房顫及血液高凝狀態相關。

運動量少:長期久坐、運動量不足的人更容易發生肥胖、高血壓、高血壓及高血糖,而經常運動的人往往心腦血管條件好。

生活不規律,經常熬夜:長期熬夜會導致人的自主神經及內分泌紊亂,腦血流情況發生異常改變,從而誘發卒中。

情緒問題:如急躁,易激動。情緒激動往往會造成神經內分泌失衡,從而對腦血管造成一定的損害。同時情緒激動會造成的血壓增高可導致出血性卒中的發生。

不規律服用藥物:如不規律服用降壓、降糖等藥物,往往會使患者血壓、血糖發生波動,從而對腦血管發生不利影響。而不規律服用抗凝、抗栓藥物,會增加血栓栓塞的風險。

卒中並非老年人專利

有關卒中,大衆一般都認爲這是老年病。沒有錯,年齡的確是卒中的一大危險因素。但近年的流行病學資料表明,青年型卒中的發病率上升顯著。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吳雲成教授解釋,隨着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較早地出現傳統血管危險因素,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對於這部分人羣的關注同樣非常重要。

流行病學資料表明,青年型卒中的發病率上升顯著,每年全世界有將近200萬青年人發生卒中事件,青年缺血性卒中對家庭、社會和經濟造成巨大的負擔。

多數青年型卒中患者和老年人存在類似的傳統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肥胖等),因此需要對年輕人定期體檢,並對這些傳統危險因素給予及時的干預。

此外,青年型卒中的危險因素譜與老年人有所差別,往往還包括一些其他少見的危險因素,例如:動脈夾層、卵圓孔未閉、偏頭痛、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綜合徵、遺傳性疾病等,需要特定檢查才能明確病因。

有研究資料提示,全球中風發病風險最高的地方爲東亞,高達38.8%。其中,中國男性發生中風的概率爲41.1%,在各國男性中風概率中佔首位。那麼,卒中是不是老年男性的專利?

吳雲成教授表示,由於男性社會角色及不良習慣的影響,男性的卒中風險的確要高於女性。當然,由於女性平均壽命較男性高,女性發病年齡也會更高一些。因此在生命早期,男性卒中發病率要較女性高,而隨着年齡的增加,後期發病率的差距會慢慢縮小。總而言之,人均壽命的長短會影響男女卒中發病率。

需要提醒的是,女性卒中有一些特有的危險因素,比如口服避孕藥、妊娠等。另外,對於許多女性而言,偏頭痛、抑鬱或者心理社會應激情況發生率要較男性高。

卒中救治,一分鐘也不能晚

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卒中發生後,如搶救不及時,救援每延遲1分鐘,就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且致殘、致死風險增加,如果能趕在卒中後3至4.5小時的“時間窗”內完成溶栓,將大大降低卒中的致殘率、致死率。

吳雲成教授認爲,除了時間窗外,有條件的綜合卒中中心應該積極開展神經影像組織窗評估,爲更多的患者尋找溶栓和血管開通的救治機會。如果不能及時恢復血流灌注、改善腦細胞缺血缺氧的情況,腦組織就會軟化壞死。

吳雲成教授強調,大腦是人體最高級指揮中心,分工十分明確,不同腦部位負責着不同的功能,所以不同部位損傷會導致相應的功能出現問題。

腦梗塞後遺症,主要表現有運動障礙、感覺障礙、言語障礙和吞嚥障礙。其他功能障礙,包括視力下降、聽力下降、性格改變、記憶力下降、頭暈、頭痛等也都可能出現。嚴重的患者,會出現血管性癡呆,或加重老年性癡呆的發生發展。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