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醫界要聞 > 專家建議:營養素攝入需要度

專家建議:營養素攝入需要度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4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萍博士,國際高級註冊營養師,從事營養個體化定量技術及應用研究多年

前不久國際權威醫學雜誌《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了一項由多國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的研究。以丹麥研究所發表的這項研究顯示,服用維生素E死亡率增加4%,服用茁胡蘿蔔素死亡率增加7%,服用維生素A死亡率增加16%,沒有證據表明維生素C能延年益壽。最近一段時間各種有關維生素會增加人死亡率的報道不斷見諸於報端,一時間人心惶惶。

一、營養素需要量

人體的營養需求是爲了滿足生命過程中一系列複雜的生化反應。人體需要40多種營養素以保持人體處於適宜的健康狀況、能量水平、以及最佳的免疫能力。個體究竟需要多少維生素、礦物質才能滿足其日常需要?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個體營養素的需要量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年齡、性別、遺傳、其它營養素的攝入、營養素的生化作用以及個體營養素的吸收率等。個體營養素的需求量存在很大差異,實驗發現15個人中對於維生素B1的需求量就差了四倍,不同個體鈣的需求量的差異則多達200倍。即使在個體特徵很一致的人羣內,由於個體生理的差異,需要量也各不相同,不可能找到一個能滿足所有人的膳食推薦量。也即,一種能讓某個體保持健康的膳食,若另一個體也同樣採用,可能會帶來危及健康的代謝問題。

個體對某種營養素的需要量使機體維持“適宜營養狀況”,即處於良好的健康狀態。有些營養素的吸收率很高,膳食中供給的該營養素量與機體吸收的量相當接近,因而沒有必要區別膳食的供給量和機體的吸收量,可以用攝入量代表吸收量。“良好的健康狀態”本身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可以有不同的標準,因而機體維持健康對某種營養素的需要量也可以有不同水平。

爲了指導居民合理營養、平衡膳食,歐美等國家提出了“膳食參考攝入量DRIs(dietaryreferenceintakes)新概念,並制定出新的DRIs。DRIs中的推薦攝入量RNI(recommendednutrientintake),對於多數營養素,攝入量超過RNI幾倍都不會出現中毒症狀,但對大多數營養素來說也不會帶來更多的好處。實際上任何一種營養素都有一個從嚴重缺乏到充足供應量再到過量甚至中毒的一個連續過程。經典數學模型中對於營養素攝入量的解釋很清楚,即營養素RNI要麼滿足,要麼不滿足(布爾邏輯),在滿足於不滿足之間沒有別的層次上的評估。經典數學模型對模糊事物進行了過濾,將中間的過渡事物割斷,劃分成絕對的“是”與“非”,拋棄了事物中間過渡的信息,這就造成了信息損失。嚴重的時候,絕對的劃分和不適當的假設還會將原始信息破壞,使得人們由於無謂的精細而造成更多的無知。實際上營養不均衡所造成的後果要在較長一段時間後才能表現出來,對於一般健康人羣不容易被察覺。但是對於特殊人羣如孕婦、肥胖者、嚴重疾病患者,如果仍舊採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營養分析必然會帶來不良影響,這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定量分析,並將膳食狀況和臨牀、生化及體格測量資料結合起來對一個人的營養狀況進行評價。

專家建議:營養素攝入需要度

圖1維持其它營養素不變時健康程度隨某種營養素攝入的變化曲線

上圖表示在保證其它膳食營養素維持在一個適宜水平時,人體健康狀況隨某種必需營養素攝入量改變而變化的情況。該營養素在低攝入量時存在一個危險區域、缺乏症區域、安全區域以及一個最適宜攝入量範圍。多數營養素在最適宜攝入量範圍內變化時,不會使其健康受到影響。因此最適宜攝入量不會是一個單獨數值,而應是一個適宜的取值範圍。不同個體的營養素攝入模糊集合描述是不一樣的。

二、營養曲線的提出

在2003年王萍博士將模糊數學引入個體營養攝入評價分析,提出了營養曲線的概念,繪出了適合於中國居民的三大能量物質、常量元素、微量元素、脂溶性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膳食纖維、膽固醇等主要營養素的營養曲線圖,以圖形的方式直觀顯示每種營養成分的“危險”、“安全”和“最佳攝入”範圍以及對應個體的實際攝入量所處的範圍和位置,使個體營養定量分析的實際需求、實際攝入以及營養素缺餘狀況直觀化、系統化。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