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節氣養生 > 大寒養生 > 大寒養生 女性大寒節氣該如何養生

大寒養生 女性大寒節氣該如何養生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寒時節女性如何養生?大寒節氣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在氣象記錄中雖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間那樣酷冷,但仍處於寒冷時期。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人們便開始忙着除舊佈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這個時候也是養生的好時節,那麼大寒時節女性如何養生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大寒養生 女性大寒節氣該如何養生

清代《真州竹枝詞引》記載:“醃肉雞魚鴨,曰,年餚,煮以迎歲……”人們在經過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後,進入了“冬三月”的農閒季節,而隨着大寒的到來冬季農閒接近尾聲,在準備醃魚、臘肉之時,已經隱隱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緻,此刻人們的身、心狀態也應隨着節氣的變化而加以調整。

《靈樞·本神》曰:“智者之養神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呂氏春秋·盡數》提到:“天生陰陽寒暑燥溼,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爲利,莫不爲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辯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壽長焉”。就是說順應自然規律並非被動的適應,而是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以其防禦外邪的侵襲。古有“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人蔘、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這是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的總結,也說明了人們對身體調養的重視,藉此之節氣,重筆女士調養之法。

《素問·上古天論》雲:“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經文闡述了女子生長、發育、衰老的規律,並認識到腎氣、天癸在性功能的成熟與衰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同時前人認爲,女子其特殊的生理特點,如月經、妊娠、產育、哺乳都與血的關係十分密切,《校注婦人良方》曰:“血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五臟,灑陳六腑,在男子則化爲精,在婦人上爲乳汁,下爲血海”。可見女子“以血爲本,以血爲用”不無道理。而血的充盈主要取決於肝、脾、腎的功能旺盛,肝爲藏血之髒,脾爲生血之源,腎爲先天之本,元氣之根,主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是爲“月經之本”,而精血充足,經、孕、產、乳纔會正常。

婦女的另一特點是情緒易於波動,每遇思、戀、憎、愛、妒、憂情緒往往不能自制。《校注婦人良方》指出:“積想在心,思慮過度,多致勞損。…蓋憂愁思慮則傷心,而血逆竭,神色失散,月經先閉。……若五臟傷遍則死,自能改易心志,用藥扶持,庶可保生”,由此可見,情志因素對婦女的影響極大。這裏告戒大家在“經前”和“經期”都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七情過度。否則,會引起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運行逆亂,加重“經期”不適,導致月經失調、閉經等症。另外,月經期應適當活動有利於氣血條暢。

更年期的婦女(45~50歲進入更年期)生理機能由旺盛轉爲衰退乃至喪失,按中醫理論,由於腎氣漸衰,衝任二脈虛憊,導致陰陽失調而症見頭昏耳鳴、心悸失眠、煩躁易怒或抑鬱焦慮,月經紊亂,烘熱汗出等症狀,輕重因人而異。如果調攝適當,就能避免或減輕症狀,縮短反應時間。所以,如何正確認識自己的生理變化,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排除緊張恐懼、消極焦慮的心理障礙,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根據自己的性格愛好選擇適當的方式怡情養性,保持樂觀情是平安度過更年期的關鍵。這也是歷代醫家對婦女養生所提出“疏肝解鬱,調暢氣機的”的原因。

立春養生
雨水養生
驚蟄養生
春分養生
清明養生
穀雨養生
立夏養生
小滿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