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寶典 > 中醫養生 > 偏頭痛很難受?按這個穴位輕鬆搞定

偏頭痛很難受?按這個穴位輕鬆搞定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偏頭痛很難受?按這個穴位輕鬆搞定

偏頭痛這種常常被人們稱老年病的疾病,現在很多年輕人也有了,尤其是在一些白領身上更能體現出來,這是爲何呢?

偏頭痛很難受?按這個穴位輕鬆搞定

由於工作和生活壓力不斷增大,很多年輕人爲了供樓供車,一年到頭忙得團團轉,不少人犯上了本應是老人家纔有的疾病。有句話叫做“三十歲的年齡,六十歲的身體”,總結得就非常精闢。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治療偏頭痛我們可以深按頭痛同側的風池穴處,用力向上方揉搓2秒鐘,休息幾秒,再用力向左右兩邊揉搓,連做35次,每天至少1次,7天爲一個療程。平常亦可每日進行以預防保健。

經常按壓頭後方的風池穴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治療偏頭痛的方法,而且還非常的簡單呢,你可以試試看。

風池穴位於後頸部枕骨下的兩個凹陷處,左右各一個,屬於比較好找的穴位。

這個穴位與耳垂下緣基本處於同一水平線上,找穴位的時候可以這樣進行:如找左側的風池穴,先摸到左耳垂下緣,然後手指緊貼後頸部的皮膚,沿耳垂下緣的水平線,往頸椎方向移動,在離頸椎正中線還有約3釐米左右的距離時,手指就可以摸到一個凹陷,在此處深按有酸脹感,這就是風池穴了。

頭痛發作時,把手伸到腦後,將大拇指按在頭痛同側的風池穴處,深深按下,要求深按至指腹能感覺到深層的枕骨爲止,然後用力向上方揉搓2秒鐘;休息幾秒鐘後再用力揉搓,連做35次,一般頭痛即可立即緩解、消失。每天進行1次,治療7天爲一個療程。輕中度的頭痛,一般一個療程後就不再容易發作了。但這個方法平常亦可經常使用,以預防保健,進一步預防頭痛的捲土重來。

頭痛的病因很多,醫生裏面有句話叫做“患者頭痛,醫生也頭痛”,意思是碰到一位頭痛的患者,醫生要考慮到很多種原因,並進行多項檢查來最後確定到底是哪一種。但是,對於經常坐在辦公室的白領們來說,頭痛的原因其實非常的簡單,一般都和壓力大,情緒緊張有關係,因此我們可以按摩風池穴或者附近的區域。

偏頭痛是什麼原因

從中醫理論講,頭痛屬於中醫的“頭風病”範疇,乃風邪侵入頭部經絡,導致經絡不通,從而導致痛症,即所謂“不通則痛”。而風池穴乃祛風的要穴,古人認爲,在此穴治療能把風邪驅散出體外,因此自然對於頭風病非常有效。歷代醫家均對此穴非常推崇,如《鍼灸資生經》記載:“風池療腦痛”, 《勝玉歌》雲:“頭風頭痛灸風池”,可以說風池穴一直被視爲治療偏頭痛的要穴。

而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辦公室白領們主要從事腦力勞動,工作時以伏案或面對電腦爲主,頸部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漸漸地就會導致頸椎上段、枕骨下緣處(最常見就是風池穴的深層區域)的頸肌慢性勞損,結果造成肌肉痙攣,或者局部出現纖維粘連緊張,對頸13脊神經以及枕神經產生擠壓。而這些神經從神經解剖學上來說,均與頭面部的神經直接或間接相聯通。當頸部神經受壓時,就有可能出現頭痛、偏頭痛的症狀。

在醫學上,近些年將這種頭痛命名爲頸源性頭痛、高位頸神經後支源性頭痛,或頸肌收縮性頭痛等。而在風池穴進行深按揉搓,能夠解除頸部肌肉的痙攣,鬆解局部粘連緊張的組織,解除對頸l3脊神經以及枕神經的壓迫、擠壓,自然就能迅速消除疼痛症狀,立竿見影了。

偏頭痛的偏方

(1) 處方:川芎30克,白芍、酸棗仁、葛根各15克,天麻、殭蠶各10克,白芥子、細辛各3克。

用法:水煎,日1劑,服2次。療效:用藥5-10天,有效率爲95%

(2)辣椒樹蔸10個,洗淨,水煎加糖服。

(3)鮮白蘿蔔一個,搗爛擠汁,滴鼻。在滴液中也可溶入冰片2g後再用。滴後應保持20分鐘內汁水不外流,一天2次。

(4)核桃仁15g,水煎,加入白糖適量,內服。

(5)潔淨熱水一盆,把雙手浸入。水量以浸過手腕爲宜,並不間斷地加些熱水,以保持水溫。浸泡半小時後,痛感可減輕,甚至完全消失。

(6)向日葵花盤100g(幹品),搗碎,加水500ml,煎取濃汁液,紗布過濾後內服,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7)甘菊花、石膏、川芎各10g,研末,每服3g,清茶送下

(8)鮮蔥3條,姜皮5g,酒糟20g,共搗拌勻,敷於痛處。

(9)絲瓜藤、苦瓜藤,炒枯碾末,每次用開水送服10g左右。

(10)處方:孩兒參30克,野菊花20克,赤芍、蔓荊子各15克,蚤體10克,川芎88克,蜈蚣3條。

用法:日1劑,水煎,服2次,藥渣用布包,熱敷患處,服藥期避風寒,忌辛辣。療效:用藥5-10劑,有效率達93.6%

關於偏頭痛,生活中要做到如下。

1、注意室內通風,戒菸酒。飲食上多注意清淡爲主,蔬菜水果要補充足夠。以上偏方可以根據個人情況來個體選擇。

2、注意氣侯的影響,風、燥、溼熱、暴風雨,明亮耀眼的陽光,寒冷、雷聲等氣候變化均可誘發偏頭痛發作,注意避風寒,保暖,不要暴曬淋雨,防止誘發致病。

3、注意睡眠,運動或過勞的影響,注意規律的睡眠,運動,加強工作計劃性,條理性,注意勞逸結合,注意眼睛調節,保護對敏感病人來說是重要的預防措施。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