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胃不舒服,可能是“脾”惹的禍 如何預防脾胃病

胃不舒服,可能是“脾”惹的禍 如何預防脾胃病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2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胃不舒服,可能是“脾”惹的禍 如何預防脾胃病

“十人九胃”是一種傳統的說法,指十個人中有九個人胃部有毛病,這是否有誇大還無從定論,但從中可以看出,胃部毛病出現的普遍性。胃痛、胃疼、食慾不振及嘔吐、身體容易疲倦等,都是胃部不適的表現。

在中醫中,胃部不適不僅僅是胃本身的問題,中醫認爲,脾胃共同主持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而脾又是人體“氣血生髮之源”,一些看似胃部不適問題,可能與脾胃不和有關。保持科學的飲食結構,合理膳食,適量多攝入蔬菜、水果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脾胃不和症狀的出現。

中國人胃病發生率達85%

“十人九胃”是一種比較傳統的說法,這種說法或許有所誇大,但胃痛、腸胃不適、嘔吐、反酸等症狀確實在困擾着很多人的健康狀況,還有報道指出,據估計中國人胃病發生率達到85%,國人相聚,如果討論醫療問題,一半以上的時間可能談的是某人的胃病……

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胃疼、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及嘔吐、身體容易疲倦等對於職場人士來說並不陌生,也有人已對這些症狀習以爲常。但疾病本身卻不簡單。

以消化不良爲例,其表現症狀包括很多種,具體到個人也有一些差別,有些人主要表現爲腹脹、早飽等,有些人則表現爲食慾不振、疼痛等。

專家認爲,消化不良爲症狀表現,主要包括功能性與器質性兩種。功能性消化不良,即臨牀的各項檢查均正常,未發現炎症、息肉甚至腫瘤等徵兆,不存在結構及形態等方面的異常,對於這類消化不良,臨牀中治療主要是針對症狀進行調理,一般來說,能夠達到緩解症狀的效果即可。器質性病變引起的消化不良則是可以檢查出相關病因的病變,包括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

“胃”病可能是“脾”的緣故

有些胃部不適症狀,除了胃本身可能存在的問題外,可能還與脾有關。

中醫認爲,脾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人體各個組織器官的正常運行,均需要依靠脾臟生髮之“氣血”。氣血不足容易引起多種症狀,比如胃痛、反酸、脹氣等,人們似乎已習以爲常,其實可能與脾胃不和有關。

具體地講,人體攝入的食物不僅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維持正常的身體機能,食物在人體內消化吸收的情況也會影響人的健康。若食物被順利消化吸收,則能滿足人體的正常營養需求,相反則容易引起健康隱患。

中醫認爲,跟其他器官相比,脾胃在參與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中起主要作用,但兩者起到的作用也存在明顯差別。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胃主受納,而脾主運化;胃氣主降,能夠使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氣則主升,使食物之精華得以營養全身;此外,胃喜潤惡燥,脾喜燥惡溼。

因此,在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中,脾胃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兩者運行平穩,則人體能夠順利完成食物消化吸收中的重要環節,反之則容易出現脾胃不和。

■健康提示

胃疼食慾不振先看持續時間

總的來說,胃疼、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的出現與脾胃不和有很大關係,如何對待這些症狀,則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如果這些症狀只是偶爾出現,持續時間不長,則無需擔心,因爲偶爾飲食不規律或睡眠等作息習慣被打破後,人們也有可能出現消化不良等症狀。

如果這些症狀出現的頻率相對更高,而且經常無緣由出現,從中醫角度來看,這些症狀便是脾胃虛弱的表現。

具體來說,常見的食慾不振、易疲憊、胃疼等屬於脾氣虛的表現,這也是脾胃虛弱的常見類型,需要引起警惕。

預防脾胃不和保持規律生活

脾胃不和並非不能預防,從脾胃不和出現的原因來看,不科學的飲食結構及習慣是重要原因,因此,要預防脾胃不和,應養成科學、合理的膳食習慣,注重飲食結構、適量多攝入蔬菜、水果等,儘量增加食物種類,避免單調飲食,同時儘量避免大量攝入生冷食物。

其次,積極向上的心態也是預防脾胃不和的重要方面,不少疾病的產生都與人們憂思過度有關。因此,應儘量保持心態平和,生活態度樂觀,避免精神刺激及心情的大起大落。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