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醫界要聞 > 小夥看次男科花費近2萬 競價排名醫院不可信

小夥看次男科花費近2萬 競價排名醫院不可信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34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京市民王新生想帶母親治療失眠,網上查詢到某“權威”中醫院,與“醫生”在線溝通一番,預約就診,不料去醫院後初次就診的檢查費、藥費、理療費加起來近5000元,後轉診離家較近的一家三級醫院,僅花費160元。

小夥看次男科花費近2萬 競價排名醫院不可信

中新網健康頻道調查發現,不少民營醫院通過競價排名等網絡營銷方式吸引患者就診,然而遠超公立醫院的醫療費讓患者在“看病貴”的泥潭裏越陷越深。

患者調查:29歲小夥看男科花費近2萬元

發現被坑後醫生避而不見

通過搜索引擎查到某醫院,就診時卻遭醫院“宰割”。王新生的遭遇不是第一個,也不太可能是最後一個。中新網健康頻道通過qq羣、貼吧、論壇等社交網站發現,不少患者都有過王新生類似經歷。他們病情不一樣,就診醫院、科室不一樣,但有一個共同點:都是通過網絡搜索查詢到某個醫院(多爲民營醫院),且醫院都自稱匯聚行業權威專家,都是在承受高昂治療費後發現自己被騙了。

回憶起三年前就診經歷,北京市民馬剛至今悲恨交加。2012年夏天,29歲的馬剛覺得自己尿頻,沒有醫學背景的他經過網絡查詢懷疑自己前列腺有問題,不經意間點擊進了北京某民營醫院網站,“三好一滿意示範醫院”、“權威資深專家”等標語格外醒目,通過“醫生”的動態的聊天窗口,馬剛與“醫生”聊起自己的病情,“聽醫生一說覺得挺嚴重的,就打算去醫院預約就診”馬剛對中新網健康頻道表示,他就是這麼一步步陷入“無底洞的”。

其實,馬剛網上所諮詢的“醫生”很可能有名無實。據《新華每日電訊》日前報道,許多民營醫院設立網絡部,任務就是通過互聯網“釣”來患者,在線諮詢的所謂“醫生”可能只是一名看了一個禮拜教材、背熟了解剖圖、從沒學過醫的小年輕。

馬剛被醫生診斷爲原發性早泄,包皮過長等病症,“一共去了7天左右,醫療費一次比一次貴,前前後後花了1萬8千多”,更讓馬剛可恨的是,手術後自己正常夫妻生活還不如以前。直到馬剛問詢北京另外一家三甲醫院醫生之後才得知,自己被過度治療了。等馬剛再找醫生問責時,醫生卻避而不見。限於時間精力有限,馬剛最終選擇“認栽”。

去該醫院就診的受害者其實遠不止馬剛一個人,通過貼吧等途徑,馬剛結識不少患友,爲此他專門建了一個qq羣,“最起碼大家能互相知道自己是怎麼被醫院坑害的”。該qq羣中20多位羣友幾乎都是通過網絡搜索查到該醫院最終被騙。

醫院斥資競價排名費用最終由患者買單

業內:醫院網絡營銷缺第三方評價體系

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的觸角幾乎可以伸進任何一個領域,醫療機構當然也不例外。這些醫院究竟是如何輕易搶佔患者注意力的?某垂直健康網站CEO程先生向中新網健康頻道透露其運作模式——搜索引擎給醫院增加流量,成爲醫院盈利渠道。

比如,網友在搜索引擎輸入框輸入某個疾病的關鍵詞搜索時,搜索引擎會根據廣告主(醫院)購買關鍵詞的匹配條件和預測點擊率來給出廣告排序。這就是業界所稱的“競價排名”,排在最前面的網站一定是競價最高的。

醫院用來競價排名的費用最終會轉嫁到患者身上,這就意味着患者需要承擔高額醫療費。比如,一個關鍵詞的價格爲100元,醫院獲得一個病人的總成本通常在500-1500元。醫療的毛利率通常在50%左右,如此一來,病人的治療費用在3000元以上時纔可以實現盈虧平衡。

據業內人士分析,醫院之所以選擇網絡推廣,一方面與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式微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國家對醫療廣告在大衆媒體上的監管加強有關,而這其中網絡營銷尚存灰色地帶。

通過搜索不難發現,這些民營醫院網站往往大字號充斥着諸如“省錢放心”、“療效有保障”等標語,患者去醫院就診醫療費卻遠超公立醫院。按照新修訂的廣告法定義,虛構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效果的;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其他情形均爲虛假廣告。互聯網廣告也將難逃其責。同時,廣告主發佈醫療廣告,應當在發佈前由有關部門對廣告內容進行審查;未經審查,不得發佈。

程先生分析稱,醫院進行網絡推廣受爭議關鍵是缺乏第三方評價體系,導致醫院違法違規成本低。

北京市世紀律師事務所律師曹志存對中新網健康頻道表示,醫院進行網絡推廣既涉及到廣告法,也涉及搜索引擎對醫院的監督,如果醫院存在虛假宣傳,欺瞞患者的情況,搜索引擎也需承擔連帶責任。

通過疾病關鍵詞搜索,中新網健康頻道試圖覈實排名靠前數家醫院相關資質及患者反映情況是否屬實,但均遭到拒絕。(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王新生、馬剛系化名)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