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醫界要聞 > 植物神經紊亂和平常注意

植物神經紊亂和平常注意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1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植物神經紊亂是一種內臟功能失調的綜合徵。包括循環系統功能、消化系統功能或性功能失調的症狀,多由心理社會因素誘發人體部分生理功能暫時性失調,神經內分泌功能出現相關改變而組織結構上並無相應病理改變的綜合徵。因不受人意志支配,故稱自主神經,也稱植物神經。人體在正常情況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處於相互平衡制約中,在這兩個神經系統中,當一方起正作用時,另一方則起負作用,很好的平衡協調和控制身體的生理活動,這便是植物神經的功能;如果植物神經系統的平衡被打破,那麼便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

植物神經紊亂和平常注意

1.遺傳因素

在臨牀上,已經查明遺傳因素同精神障礙的發病有直接關係。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礙、人格障礙、精神發育遲滯等。雖然在調查中可以認定上訴疾患在遺傳方面有明顯的趨向性,但在細胞遺傳學和分子遺傳學方面的研究至今沒有一個結論性的結果。因爲遺傳性是“先天既得性”與“後天獲得性”兩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所以說遺傳性的顯現,是同患者病前和發病時的社會環境對患者的影響有直接的關係。

2.素質因素素質裏包含有心理素質和軀體素質兩個方面。所謂心理素質就是指人的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穩定性。臨牀上表現爲不同人對不同事物的反應強度、速度、覺醒度和情緒指數。軀體素質是指個體反應潛力和決定個體精神活動方式的生物學基礎。

3.性別因素女性由於性腺的內分泌和某些生理過程等特點會引起情緒不穩、衝動、焦慮等臨牀表現。這與中樞神經抑制催乳素的分泌有關。因爲女性如出現月經過少或泌乳等現象時,就會反饋到中樞神經而促使體內催乳素升高,這樣就會常常伴有焦慮、抑鬱、精力減退和對應激的耐受力下降等症狀發生。男性多受酒精和菸草的影響,體內血睾丸酮水平的降低會誘發男性的抑鬱症的發生。

4.生物因素身體其他部位的病變也可累及到中樞神經系統而引發精神障礙。如腦部的感染、腫瘤、外傷、出血、中毒、變性、營養代謝和精神活性物質等器質性病變,均可直接或間接地損害人腦的正常功能和結構。

5.年齡因素童幼年時期,由於兒童身體和精神的發育並未成熟,所以缺乏自我控制情感和行爲的能力,同時因爲其保持着幼稚的情感、行爲和原始反射,所以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再加上現在社會各方面對孩子的壓力增大,所以孩子們會因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情感和行爲方面的障礙。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由於內分泌系統特別是性腺不斷的發育成熟,會出現植物神經系統的不穩定性,表現有異常的情緒波動,對外界應激因素的影響極爲敏感。在生活中常常會出現如強迫症、癔症、心境障礙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6.社會因素各種引起神經系統功能過度緊張的社會心理因素,都會成爲該病的促發因素。隨着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社會工業化,人口城市化,居住稠密,交通擁擠,競爭激烈,失業、下崗,個人收入的懸殊,社會存在着某些不良現象等都會使人們的精神緊張。長期的精神心理創傷,如家庭糾紛、婚姻不幸、失戀、鄰里關係緊張,工作壓力大,同事及上下級關係的不協調,也會使人們的精神過於緊張、心理負荷過重而出現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失調。

臨牀表現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會導致不同的臨牀表現,如出現胸悶、憋氣、心慌、瀕死感等心臟神經症;胃痛、胃脹、嘔吐、腹瀉等胃腸神經症;其他如多汗、頭痛頭暈、視力惡化、失眠、健忘、皮膚髮麻、皮膚髮癢、痛經等臨牀症狀。其臨牀特點首先是身體沒有明顯器質性改變,其次病情加重或反覆,常伴隨焦慮、緊張、抑鬱等情緒變化,一般按冠心病、胃炎等器質性疾病治療常無效。

檢查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檢查尚無,診斷時一般首先需排除器質性病變。

治療

1.改善環境,減少刺激

改善生活和工作環境,減少緊張刺激。要避免長期緊張而繁重的工作,注意勞逸結合,有張有弛,必要時可減輕學習或工作量,待疾病緩解後,再恢復原來的學習和工作。

2.學會放鬆自己,放鬆身心

當你感到疲乏和心煩時,暫時放下工作,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例如,當電話鈴響,先做個深呼吸,再接聽。向窗外眺望,讓眼睛及身體其他部位適時地狀得鬆弛,可以暫時排解工作上面臨的壓力,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動,暫時避開低潮的工作氣氛。

3.腳部按摩

躺在牀上時應儘量放鬆自己。可以聽聽抒情音樂放鬆自己,成功地入睡的關鍵在於減少你的注意力,避免過分壓迫自己。深呼吸、伸展肌肉(體操)、瑜伽術可能有幫助。引導式呼吸法和漸進式鬆弛法對失眠很有幫助。睡覺前可用於腳部按摩,針對足底和足側產生按摩效果,緩解神經衰弱和失眠疲勞。

4.按摩肌肉

大部分人在處於壓力時,會發生某部位肌肉緊繃的現象。緩解肌肉緊繃的方法之一是找出受害的肌肉,通常是頸背肌肉及上半部背肌,然後用手掌按壓它們。

5.飲食保健

平時要培養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平衡營養膳食。

6.心理治療

症狀嚴重時,可進行專業心理干預治療,提高自己的心理應對能力。

7.藥物治療

病情嚴重時,需請專業醫生指導給予藥物輔助治療,或予以中醫藥、鍼灸等調理。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