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醫界要聞 > 維c銀翹片毒藥門:非法加工藥效全無但有巨毒

維c銀翹片毒藥門:非法加工藥效全無但有巨毒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4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計劃,2013年,廣藥集團要完成重要轉型--重組上市。重組後,廣藥集團將橫跨滬、深、港三地交易所,成爲全國首例。

維c銀翹片毒藥門:非法加工藥效全無但有巨毒

重組方案已醞釀近三年,但無奈廣藥集團一直官司纏身,新聞不斷,重組方案被迫一拖再拖。

2012年年底,廣藥集團重組方案終於獲得證監會批准,得以啓動。按照方案,廣藥集團將以白雲山爲核心品牌,打造“大南藥”;以王老吉爲核心品牌,打造“大健康”。但現實是,“大”字之下,隱憂重重。

3月26日,廣藥集團“涉毒山銀花”事件令公衆震驚,家庭常備用藥維C銀翹片成爲含砷、汞的毒藥。

“涉毒山銀花”暴露出廣藥集團的“外包”存在重重隱患:廣藥集團擁有近30家成員企業,子公司和三級子公司衆多,外包和代工環節複雜,爲廣藥集團提供原材料、生產、加工和服務的企業更是難以計數,如此大的攤子,如何實現有效的監督管控?

“大”字戰略之下,過長的產業鏈和良莠不齊的代工廠都成爲隱患滋生的溫牀。

與此同時,外界的另一個擔心是,外包會否成爲企業規避責任的避風港。

廣藥集團副總經理、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倪依東日前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表示:“雖然我們制定了標準,在合同上也作了約定,但不同企業有不同的利益驅使,如何約束,避免非法行爲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

“涉毒山銀花”有多毒?

替代物的成本低6~7倍;

藥效幾乎全無;但有巨毒。

3月26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爆出驚人消息:廣藥集團子公司廣西盈康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廣西盈康”)生產的維C銀翹片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用山銀花的枝梗替代山銀花花冠,且山銀花經過工業硫磺燻蒸,含劇毒砷汞殘留。

作爲家庭常備用藥,維C銀翹片的“安全隱患”引發轟動。3月28日,廣西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因藥材原料存疑,廣西盈康已全廠停產配合檢查,倉庫中的維C銀翹片已被就地封存,暫停銷售。

但令外界不解和吃驚的是,當事方對此事的迴應態度和處理對策:廣西盈康和廣藥集團不僅沒有迅速做出道歉、追責和產品召回的反應,而且還先後公開表態,表示製造銀翹片半成品銀翹幹膏的供貨商--廣東寶山堂製藥有限公司(下稱“寶山堂”)未按合同履行供貨要求,如有問題應追責寶山堂的責任。

“我們在合同中跟它約定,用山銀花的花冠。”廣藥集團副總經理、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倪依東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表示,“寶山堂不僅有供應制藥企業的渠道,本身也有供應食品的渠道,山銀花枝梗是可以用來做食品的,它到底有沒有混淆提取物,我們現在正在調查。”

作爲中藥原材料,山銀花的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多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癰腫療瘡。“但山銀花的枝葉幾乎是沒有藥效的。”中藥材天地網副總經理賈海彬向《中國經濟週刊》介紹說,“山銀花乾花爲60元~70元/千克,山銀花枝梗的價格不到10元/千克。”

“在調查期間不應該下太多的結論,如果結果是對方沒有按合同履行,那麼責任應該在對方。”倪依東表示,寶山堂是否按合同履約,廣西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及廣東省揭陽市政府相關部門正在覈查。

隨後媒體又報道稱,被查出“涉毒山銀花”的寶山堂不僅提供中藥提取物,還是專業生產各種涼茶沖劑的廠家。因此,有消息稱,廣藥集團生產的王老吉有可能使用“涉毒山銀花”替代金銀花。對此,廣藥集團表示,“不作任何迴應。”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會長張俊修曾公開表示,目前市場上存在以山銀花來代替金銀花的情況。

“用山銀花替代金銀花可以降低成本,山銀花乾花爲60元~70元/千克,金銀花在120元/千克以上。”賈海彬介紹兩者之間的成本相差近一倍。

此外,山銀花種植範圍大,產量高。“山銀花畝產量達200~300千克,是金銀花畝產的兩倍。”賈海彬介紹說,“全國金銀花年需求量爲乾花3萬噸左右,而真正的金銀花只有8000噸。”

王老吉涼茶的金銀花從何採購?能否保質保量呢?倪依東表示,“王老吉涼茶的原材料採購都是來自全國各地,金銀花是山東、河北比較多,雞蛋花以進口爲主,在泰國、馬來西亞比較多,涼粉草、仙草在兩廣比較多”。具體的原料採購指標“不太清楚,需要問具體的人員”。

截至記者發稿前(4月3日),廣西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仍未公佈此次“涉毒山銀花”檢測結果。

如果檢測結果證明產品確實有質量問題,廣藥集團是否會考慮產品召回呢?倪依東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只是表示,“我們一定會認真地對待,而且會對所有的消費者負責”。“負責”將以何種方式體現,他沒有作進一步說明。

中藥標準缺失導致檢測執行難

“中藥檢測方法主要依賴專家觀察、品嚐等人工方法”

來自寶山堂的“涉毒山銀花”賣給了廣西盈康,用來製成維C銀翹片,據廣西盈康公佈的信息顯示,“一天生產可能6萬多到7萬多瓶”。這樣大量的產品,如何檢測它的成分?

“乾花也好,桔梗也好,在加工時要磨製成粉,再蒸餾提取,最後交出的產品是銀翹幹膏,肉眼是看不出來具體成分的。”賈海彬分析說。

事發之後,廣西盈康的相關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非常震驚”。他稱,廣西盈康對寶山堂供應的相關材料進行檢測時,檢測結果一直是符合要求的,沒有發現過問題。

如果藥品原材料以次充好,但“檢測結果符合要求”的說法是否成立呢?中國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學專家魏德雲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表示,“有可能成立。”

一直以來,《中國藥典》是我國中藥標準體系的唯一法律依據,但《中國藥典》主要在原材料使用和飲片標準上有所限定,在中藥加工環節,仍存在很多盲點和灰色地帶,中藥產品的監測主要還是依賴企業自查和藥監管理部門的監查通報。

中藥標準體系的缺失一直是制約中藥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魏德雲分析說,尤其在半成品加工環節,廣西盈康無法通過準確的檢驗指標來確定有效成分的含量。“目前,中藥的主要檢測方法還是依賴人工檢測,就是有經驗的專家通過觀察、品嚐等辦法判斷原材料的好壞,至於有毒添加物,更是沒有相關標準和成熟的檢測辦法。”

那麼,維C銀翹片在出廠時能否發現問題?“中成藥的出廠檢驗指標也只能檢查主要成分。”魏德雲認爲,作爲知名藥企,廣藥集團應該不會因爲成本控制而惡意造假,更多可能是中間商違規供藥,廣藥集團因監管不嚴而遭受牽連。

比以次充好更嚴重的是工業硫磺燻蒸。爲防止藥材腐爛和蟲蛀,藥材種植戶會通過“土辦法”、“傳統工藝”進行藥材保存初加工,多年來,花類藥材薰硫磺已經成爲業內普遍現象,同樣被硫磺燻蒸的還有菊花、藏紅花、三七花等。

國家藥典委員會制定了《中藥材及其飲片二氧化硫殘留限量標準》(徵求意見版),要求中藥材及飲片中二氧化硫殘留限度值不得超過400mg/kg。這一規定明確了硫磺燻蒸屬於非法加工手段。

但現實是,目前並沒有更好的替代技術,如果嚴控硫磺燻蒸,藥品產量會大大降低,在衆多業內人士看來,限量標準要求過高,不現實。因此,限量標準於2011年6月和2012年4月兩次公開徵求意見時都引起了較多爭議,中藥材唯一的標準始終難以實施。

“硫磺本身也是一種藥材,它屬於礦物藥材。”廣藥集團副總經理倪依東表示,“中藥加工中採用硫磺燻蒸是普遍存在的,我不能說它一定合理,但是我相信它是一個事實,既然是事實就有它的原因,應該慎重對待,哪些是可以規避的,哪些是應該禁止的,應該做出原則規定,無論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還是各個省市的藥監部門,都應該慎重地去了解情況,然後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要求。”

倪依東認爲,國家一些相應的法律法規在制定的過程中有時限性,制定標準的時間和行業通行的處理辦法之間有時間差。“標準能否執行得了,應該客觀看待。”

硫磺燻蒸也有等級之分,“硫磺分食品級和工業級,食品級可以防腐漂白,主要用於乾果加工,工業級主要用於製造,二者含量不同、精細要求也不同。”魏德雲介紹說,二者價格差距較大,食品級的粉末狀硫磺2000元~3000元/噸,工業級的顆粒硫磺1300元/噸左右。

“工業硫磺中常含有砷、汞等有毒重金屬,食用是有危害的。”魏德雲表示,藥材經過硫磺燻蒸後,二氧化硫和砷、汞的含量會非常高,而砷、汞都是劇毒,是砒霜的主要組成部分。“二氧化硫會造成呼吸道系統損傷,砷中毒會導致腸胃道血管損傷,汞中毒會導致口腔發炎、肌肉震顫和精神失常等。重金屬一旦進入體內,很難排出,會造成沉積。”

外包隱憂

“雜牌軍”帶來管理失控

和質量隱患

廣藥集團官方網站的“公司簡介”顯示,作爲廣州市政府授權的國有獨資公司,廣藥集團主要從事中成藥及植物藥、化學原料藥及製劑、生物醫藥製劑等領域的研究、開發、製造和經營業務,現有醫藥產品有1000多種,是國內藥企的領軍者,擁有“廣州藥業”和“白雲山”兩家上市公司和成員企業近30家,在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277位。

近年來,隨着廣藥集團的發展壯大,原材料供應、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被逐漸細化分包。但對分包企業管控不力,導致廣藥集團產品質量安全備受質疑。“我相信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企業都存在這個問題,這是有風險的,雖然我們制定了標準,在合同上也作了約定,但不同企業有不同的利益驅使,如何約束,避免非法行爲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倪依東表示。

“外包”,作爲資源配置的新模式在製造業中被廣泛應用。但在中藥領域,由於中藥行業的特殊性,如標準體系的缺失等,再加上行業整體規模較小、小企業多,所以“外包”模式並不普遍。但廣藥集團作爲我國中藥行業的排頭兵,規模大、領域寬、產業鏈長,成爲“外包”問題較爲突出的樣本。

在這次“毒藥門”事件之前,廣藥集團就曾因其王老吉的“外包”隱患引發過媒體的質疑和消費者的爆料。

2012年7月,歷時一年半的王老吉商標所有權官司終於塵埃落定,廣藥集團獲得最後的勝利,爲了在銷售旺季搶佔市場,延續品牌效應,在幾乎沒有任何基礎和準備的情況下,廣藥集團利用代工廠倉促上馬,意圖完成產量目標。

代工廠團隊的龐大和紛雜令人咂舌。據不完全統計,除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食品飲料分公司以外,王老吉涼茶還在佛山、深圳、廈門、珠海、廣西等地有8家代工廠,包括實達軒(佛山)飲料有限公司、廣西宏邦食品有限公司、珠海市西部天元食品公司、深圳市深暉企業有限公司等。

其中,實達軒(佛山)飲料有限公司曾因生產山寨“王老世家”涼茶飲料而被查處,此番被廣藥集團重用,引發業內質疑和擔憂。

除此之外,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還與統一、銀鷺等全國30多家大型食品生產、供應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共享其渠道資源。廣藥集團也曾表態,“不排除代工的可能性。”

“雜牌軍”帶來的直接後果是渠道管理失控和產品質量隱患。2013年3月,有網友曝出,在寧波三江地區的一些超市,王老吉涼茶以2.99元/罐的價格進行低價銷售,價格混亂。更有網友拍照爲證,買到“倒裝罐”王老吉,引得網友紛紛“吐槽”其產品質量問題。而廣藥集團方面則表示:“這是爲了做活動宣傳。”

“大”字戰略:管理跟不上?

“大南藥”戰略隱患重重,“大健康”戰略也備受質疑。

2011年,廣藥集團就制定了“大南藥”、“大健康”戰略。但無疑,這次的“涉毒山銀花”事件給廣藥集團的“大”字戰略敲響了警鐘,管控“外包”業務成爲廣藥集團的一大挑戰。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分析說,藥企採購環節長期存在灰色地帶,導致採購不合格原材料等問題層出不窮,要解決此類問題,必須要減少中間環節,企業應該直接建立藥材種植基地以確保藥材質量,並與權威的檢測檢驗機構建立合作關係。

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廣藥集團絕對是動手早的。1998-2012年,廣藥集團先後在廣東、安徽、河南、江蘇、四川等中藥材主產地積極佈局,建立了32個符合國際規範的GAP(良好農業規範)中藥材種植基地。

作爲稀缺資源,中藥材種植基地總量有限,尤其在各家跑馬圈地的爭奪之下,廣藥集團的上游產業鏈整合逐漸遭遇瓶頸。近年來,廣藥集團快速完成了全國各地多家醫藥公司的併購項目,在陝西、河南、海南及粵東地區擴大了商業流通板塊的規模。

然而,上游的積累遠遠趕不上下游的擴張,加之廣藥集團下屬子公司和三級子公司衆多,其中包括全資、控股、參股等多種形式,僅從企業規模和組織架構來看,全部建立藥材種植基地並不現實。因此,廣藥集團只有退而求其次,通過建立統一的採購體系,以控制原料質量。

廣藥集團旗下流通公司--廣州採芝林藥業成爲最後的選擇。按照廣藥集團的規劃,廣州採芝林藥業將成爲中藥材、飲片的集中採購中心,承擔統一採購職能,並供應給各子公司。

但現實是,至今,廣藥集團和廣州白雲山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尚未完成重組,對廣州採芝林藥業等其他資產的整合也仍待時日。

“大南藥”戰略隱患重重,“大健康”戰略也備受質疑。

從2010年開始,廣藥集團就開始全球招商,意圖將“王老吉”品牌向藥酒、藥妝、保健品、食品、運動器械等多個領域擴張,並一度推出“王老吉固元粥”和“王老吉蓮子綠豆爽”等新產品,但至今仍未批量生產。

廣藥集團做大“王老吉”的計劃引發了業內熱議,許多專家認爲,在沒有延續“王老吉涼茶”品牌效應的前提下,盲目擴大品牌領域和種類,會削減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對話

倪依東:管控需要多方規範

《中國經濟週刊》:“涉毒山銀花”事件是否暴露了廣藥集團在外包管理上的問題?

倪依東:只能說更進一步地淨化行業標準,或者是一些不規範的行爲,然後使製藥企業或者是生產企業能夠更好地去生產符合質量要求的、滿足消費者要求的產品,任何一個事情都不是爲了打消一個行業的存在、一個產品的生存。

《中國經濟週刊》:廣藥集團擁有多家子公司、供應商和代工廠,如果管控不嚴是否會影響廣藥集團的發展?

倪依東:管控問題需要多方面規範:一是通過合法的人去約束;二是通過雙方互信互利來實現;三是通過合同約定來支持合法行爲,避免非法行爲;四是通過消費者和相應的機構去監督,包括我國的很多准入機構和懲罰機制都需要進一步完善。

《中國經濟週刊》:王老吉涼茶的生產使用了多家代工廠,廣藥集團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能否進行有效的產品質量控制?

倪依東:中藥材是有規範的供應售出地的,哪個地方生產的最地道、最優質,我們就優先採購,現在是由王老吉藥業和王老吉大健康兩個公司分別採購,每一個涼茶的組成裏面都已經約定了成分,但具體的成分比例是需要保密的,如果有人認爲它有問題,那麼是由國家相關部門出具檢測報告以後才能夠予以證實。我們有很多代工廠,華南地區比較多,王老吉的生產加工一部分是代工廠在做,一部分是廣藥的人直接在做。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