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醫界要聞 > 民政部:將針對艾滋病等人羣制定醫療救助政策

民政部:將針對艾滋病等人羣制定醫療救助政策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58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國務院委託,昨日下午,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關於社會救助工作情況的報告》時通報,我國將推動建立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制定針對艾滋病機會性感染者、重性精神病患者等特殊人羣的醫療救助政策。全國人大已經將《社會救助法》列入立法工作計劃

民政部:將針對艾滋病等人羣制定醫療救助政策

正研究社會救助立法問題

對於“關係保”、“人情保”等低保發放出現的問題,將採取針對性措施:建立跨部門、信息共享的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覈對機制;實行社會救助經辦人員和村(居)幹部近親屬享受救助備案制度。

據李立國介紹,社會各界呼籲多年的《社會救助法》,已列入立法計劃。

李立國說,1999年開始實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已不能完全適應當前需求;農村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主要依據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等規範性文件,效力層次偏低、適用範圍較窄、實施機制薄弱。

據其介紹,全國人大現已將《社會救助法》列入立法工作計劃。目前,有關部門正在進一步研究有關社會救助的立法問題。

農村低保標準比五年前翻倍

農村低保制度、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孤兒保障制度、城市“三無”人員納入低保範圍……最近5年,是我國社會救助快速發展的5年。“五年來,社會救助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初步實現了救助範圍覆蓋城鄉、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操作程序科學規範、困難羣衆應保盡保的目標”,李立國說。

他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平均低保標準城市每人每月311元、農村每人每月159元,分別比2007年增長了70.9%和127.1%;人均月補助水平城市238元、農村109元。

數說

2011年,全國獲得臨時救助的家庭共有529.4萬戶,共支出臨時救助資金31億元,戶均救助586元。

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救助管理機構1788個,牀位7.1萬張。2007年至2011年,全國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892.7萬人次,其中未成年人80萬人次,基本實現了對城市生活無着流浪乞討人員的應救盡救。

截至2011年底,全國城鄉低保對象7582萬人,約佔總人口的5.6%。

焦點

「低保」幹部近親屬吃低保須備案

最近幾年,各地低保發放屢現“關係保”、“人情保”。對此,李立國說,在覈批社會救助對象時,由於《商業銀行法》等法律有限制條件,民政部門無法及時查詢救助申請家庭財產等經濟狀況信息,造成一些地區出現社會救助對象認定不準確以及“關係保”、“人情保”等問題。

李立國表示,建立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覈對機制,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主要依靠縣及縣以下基層民政工作人員,具體執行社會救助政策,“當前基層普遍存在工作力量薄弱、工作經費短缺、工作條件落後、專業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問題”。

李立國說,社會救助將被納入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低保等還將納入地方科學發展考評體系和政府績效考覈。此外還要建立跨部門、多層次、信息共享的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覈對機制,並實行社會救助經辦人員和村(居)幹部近親屬享受救助備案制度。

也就是說,今後,社會救助的經辦人員、村幹部、居委會幹部,近親屬享受救助都須登記備案。

「社會救助」建流動人口臨時救助制度

李立國說,城鄉社會救助體系框架雖已初步建立,但仍有一些困難羣衆和特殊情況難以納入救助範圍。

例如“支出型”貧困家庭,也就是因重大疾病、子女就學、突發性事件等原因,導致生活必需性支出高的家庭,由於收入超過當地低保標準,所以無緣享受社會救助。再如戶籍不在本地的常住人口,如果偶遇困難,也不能享受到居住地的救助政策。

據介紹,從2007年開始,民政部部署各地探索建立臨時生活救助制度,努力解決低收入羣衆的突發性、臨時性生活困難。

目前,全國共有26個省(區、市)初步建立這項制度,救助範圍由城鄉低保對象擴大到低保邊緣羣體,部分地區還擴大到常住非戶籍人口和外來務工人員等流動人口。

相關閱讀:
>>中國已免費治療20萬艾滋病患者病死率降至一成
>>深圳20年死亡艾滋病人273例以性傳播爲重點
>>雲南等6省區艾滋病疫情教嚴重佔報告人數75.8%
>>中國艾滋病疫苗臨牀試驗啓動31人已注射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