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飲食常識 > 小偏方 > 失眠怎麼快速入睡 九大治療偏方因人而異

失眠怎麼快速入睡 九大治療偏方因人而異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期失眠對人體有何影響

“人的一生中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5天不睡眠,人就會死去,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是作爲生命所必須的過程,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彭康教授一開始就爲家庭醫生在線網友指出睡眠的重要性。

失眠怎麼快速入睡 九大治療偏方因人而異

那麼臨牀上常見的睡眠問題有哪些呢?對身體又有何影響呢?彭康教授告訴我們,常見的睡眠障礙有幾種:失眠、入睡難、容易醒、做夢多。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有些是神經衰弱,還有些是腦的供血不足,血壓低,想的事情多,加上情緒方面的問題,就會出現入睡難的問題,每個人情況不一樣,調理也是不一樣。失眠還有很多就是因爲放不下。

睡眠質量不好會對人的精力恢復帶來很大影響,一開始會覺得記憶力差,反應慢,長期下去,會影響人的情緒,容易產生焦慮,抑鬱的情緒,嚴重一點的會出現精神方面的問題。此外,對身體各個系統都會有影響,例如,心腦血管的影響,會容易頭暈,胸悶,心悸等等,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例如,女性會容易造成月經不調。

吃安眠藥不是最佳選擇,建議先中醫調理

長期睡不好覺,會讓人很難受,於是有些人沒辦法就只有求助於安眠藥,就爲只爲了能睡上一宿。然而,吃安眠藥久而久之會對身體有影響嗎?吃安眠藥的睡眠質量和正常睡眠相比,有區別嗎?

“吃安眠藥入睡的睡眠質量和自然入睡還是有一定差別,睡眠質量還是不好。”彭康教授告訴家庭醫生在線小編,而且,長期吃安眠藥的話,會存在藥物依賴,藥量會不斷增加,這樣長期以往,毒副作用會慢慢出現,這些藥都作用於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漸漸會派生其他方面的影響,例如,有的人吃多了,慢慢會有一些很怪異的想法出來。

中醫治療失眠,主要是注重整體調理,希望通過全身調理把病人安眠藥減量或停掉,慢慢的逐步把中藥也去掉,從而恢復自然的睡眠狀態。不過,中醫調理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調理的時間不同,效果也會不同。


偏方治療失眠因人而異,切忌盲從

網上流行了很多治療睡眠的偏方,例如:睡前放一把小蔥在枕頭邊上,吃十顆桂圓,早晚吃蓮子百合湯等等……這些偏方都靠譜嗎?

這些偏方有些是有依據的,但並不是人人都適合,要個性化處理。就拿吃十顆桂圓來說,心脾不足的人可以適合吃桂圓;但溼熱或心火偏旺就不適合了。這個和廣東涼茶是一個道理,不是人人都適合。因爲,從中醫的角度來講,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因此,這個方子適合你不一定適合他,不能一概而論,看網上是這麼說的就盲目跟從是不建議的。

如何使睡眠更香?

睡眠也是一門學問,注意睡眠的一些小細節,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使睡眠更香。

1。選好牀

牀的高度應略高於膝蓋,理想的墊物最好是硬板牀鋪以軟硬適中的牀墊,這樣,可保持人體脊柱處於正常的生理狀態,從而保證睡眠舒適。

2。用好枕

人的頸部時人體最柔弱的地方,枕頭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頸部肌肉的自然放鬆,因此,枕頭只能使頭部比身體稍高一點即可,高度控制在9-15釐米爲宜。

3。蓋好被

睡眠要暖和才香甜,但被子不能太厚太重,否則會使身體處在一定的壓力之下,有礙人體放鬆休息。另外,睡眠時忌穿緊身衣褲,否則會影響睡眠。


4。臥如弓

中醫學認爲,夜晚人體陰氣轉盛而陽氣內斂。屈曲如弓的臥姿有利於陽氣的收斂和人體肌肉筋膜完全放鬆,易於消除疲勞。同時人體最好能向右側臥,可減少心腦負擔,促進肝腦藏血功能和胃腸的順利進行。

5。多按摩

睡前不妨進行自我按摩,如按摩頭皮可起到促進頭皮血液循環、鬆弛神經、消除疲勞、改善頭部營養和氧氣供應之功效,這對防治白髮、脫髮均有良好效果。按摩臉部有助於除去皮膚陳舊老化的角質層,加速新陳代謝。按摩腹部有助於胃腸消化及脂肪的代謝,預防腹部“發福”,每次按摩花時不多,日久比見效。

6。暖好足

睡前用熱水洗腳,可用中藥煎水泡足,可促進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足部穴位較多,熱水溫熱刺激或中藥作用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是患有失眠和下肢靜脈曲張者,用熱水洗腳和中藥泡足也能減輕症狀,易於入睡。


7。擇時睡

按人體生物鐘的規律,入睡的最佳時間是22-23點,起牀時間爲早晨5-6點,按此規律睡眠可獲得最佳的睡眠效果。

8。補足水

人在夜間入睡後會因呼吸、排尿、出汗等失水而導致血液粘度升高,故起牀前是腦梗死發生的高危時間,因此,牀前應備有水,在夜間醒來和早晨起牀及時補充水分,這樣才能起到保健和防病的作用。

9。流通氣

人每時每刻都在呼吸,睡眠時業不例外,所以臥室應保持空氣的流通,尤其是雨後和早晨空氣較爲新鮮含有較高濃度的氧和負離子,污染物也少,應及時開窗流通空氣。此外,臥室不宜堆積雜物,以減少室內空氣的污染。

飲食指南
生活常識
生活禁忌
食材
小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