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對於“春捂秋凍”我們該做些什麼?

對於“春捂秋凍”我們該做些什麼?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1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捂秋凍"引是一句衛生諺語,這是人們維護身體健康的經驗,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春捂"就是說春季,氣溫剛轉暖,不要過早脫掉棉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過早的脫掉棉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近日來,北京等北方地區氣溫呈現了下降的趨勢。許多朋友急忙換上了更厚的服飾。自古至今我國都流傳着“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不減衣,秋不加帽”、“熱不馬上脫下衣,冷不立即穿棉”的說法。那麼,時下正值秋季,我們要如何科學地凍一凍才健康呢?一起來看一看吧。

秋凍的意義是什麼?

秋季是夏季與冬季的過渡期,秋凍是爲了增強人體對寒冷的耐受性,以便應付更爲殘酷的嚴冬。如果此時過早穿上棉衣,便無法讓身體得到鍛鍊,不能很好地增強身體抵抗能力。

中醫理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人體和大自然是有機的整體,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當人體的變化和大自然的變化(如春秋交替)規律相一致和同步時,人體是保持一種陰平陽祕的健康狀態,一旦這種規律被打破,即意味着人體健康平衡遭到破壞,任其進一步發展必將形成各種病症。因此,只要氣溫不低於20攝氏度(一般在農曆八、九月份),人們都應該適當讓身體承受一下冷凍,能起到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防禦機制的作用。同時,秋凍也有防止穿衣過多引起出汗生病的作用。

提醒大家,如果氣溫降到15℃以下,兩週以上,我們就可以穿上秋冬的衣服了。

對於“春捂秋凍”我們該做些什麼?

秋凍的原則是什麼?

一、“秋凍”,不意味着要挨凍

從中醫角度講,“秋凍”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秋不忙添衣”。初秋,暑熱未盡,涼風時至,當天氣突然變冷時,適當地增加衣服是必要的,否則不但不能預防疾病,反而會招災惹病。“適當增衣”以讓自己略感涼而不寒爲宜,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裹得嚴嚴實實。另外,晚秋天氣較涼,也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嚴,避免過多出汗,使陽氣外泄,但也不能凍得打寒戰,這樣不但不能增強抵抗力,反而會被凍出病來。

“秋凍”的第二層含義是“拖延添衣時間”。晚秋可以適當拖延增加衣服的時間,適當地接受寒冷的刺激,但要以自己能夠接受爲限度。

二、南北方“秋凍”要區別對待

我國南北方氣候差異較大。南方秋涼來得較晚,晝夜溫差變化不大,甚至入冬後也不太冷,因此不必過早、過快地添衣,應適當延長“秋凍”的時間。而北方秋涼來得較早,晝夜溫差變化大,早晚氣溫較低時應及時增添衣物,以防着涼。

三、有些部位決不能“凍”

“秋凍”並不是全身各個器官都要凍,有些部位,如頸部、腹部和肩膀等部位應根據氣溫變化注意保暖,尤其是腳部。

腹部:上腹受涼容易引起胃部不適,甚至疼痛,特別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下腹受涼對女性傷害大,容易誘發痛經和月經不調等,經期婦女尤其要加以重視。

雙腳:腳被譽爲人的第二心臟。腳是人體各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血液流經的路程最長,而腳部又彙集了全身的經脈,所以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全身若冷,機體抵抗力就會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虛而入,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

脖子:這個部位受涼,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狀的感冒;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肩膀:肩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相對比較脆弱,容易受傷。

秋凍的禁忌人羣有哪些?

適當秋凍可以增強身體抵抗能力,促進身體血液循環,但秋凍需要接受寒冷刺激,並不是所有人羣都適合。一般而言,患有鼻炎、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體虛老人、兒童等人羣都不適合“秋凍”。秋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氣壓、風速等氣象要素變化很大,容易引起舊病復發,或者出現新的疾病。所以,對於有些患者來說,“秋凍”要適度;尤其對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來說,不僅不能“秋凍”,反而還要注意保暖。以下五類人不能秋凍:

1.心腦血管病人:深秋季節氣溫變化大,溫差、風速、大氣壓都處於較大的波動狀態。這種變化多端的天氣會使人的皮膚、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也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嚴重時還會導致冠心病患者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症狀,甚至還會使血管脆裂發生中風,引起偏癱,危及生命。所以,凡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在深秋季節不但不應該秋凍,相反還應該注意保暖,隨着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添衣服,以免舊病復發影響身體健康。

2.哮喘、支氣管炎病人:對於一些有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人,本身氣道的防禦功能較差,着涼時身體的抵抗力大大下降,被病菌病毒入侵後易引起感冒、咳嗽,還會引起扁桃腺炎和肺炎。哮喘病人對季節氣溫、溼度的變化極爲敏感,抵抗力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哮喘。另外,食物和空氣中的過敏物質大量增加也是該病易發的重要原因。“有哮喘和支氣管炎的病人,主要的一點就是不能感冒,因此保暖對他們很重要,要及時地增減衣物。”有哮喘、支氣管炎的病人一定要注意預防感冒。

對於“春捂秋凍”我們該做些什麼? 第2張

3.胃病病人: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由於深秋時節氣溫變化無常,特別是冷空氣驟襲了胃腸,如果防護不當,就會使舊病復發。而且有些人在深秋還吃冷飲,有些人則喜食辣椒等辛辣食物,這些飲食習慣都極容易引發胃病,尤其要注意。

4.老寒腿病人:老寒腿患者在受寒時會使症狀加重。老寒腿屬於中醫“痹症”範疇,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類風溼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等骨關節病。受累的關節以膝關節爲主,常出現關節疼痛,有時伴有腫脹,上下樓或下蹲時疼痛加劇。得了老寒腿病的老人,從秋季開始就應該注意腿部保暖。

5.體寒的女性患者:對於一些本身素體寒冷的女性朋友,尤其是一到冬季就手腳冰涼,小腹寒冷的女性,秋季務必要注意自己腳踝、腹部、腰部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加重體寒,甚至造成宮寒、月經不調等疾病的侵擾。

對於“春捂秋凍”我們該做些什麼? 第3張

特殊時期一定要科學鍛鍊,秋天只要天氣不十分惡劣就應到戶外進行體育鍛煉,如打球、跑步等。但鍛鍊前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不然會引起關節韌帶和肌肉拉傷等。準備活動的時間和內容可因人而異,一般以做到身體發熱爲宜,鍛鍊後切忌穿着汗溼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着涼。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