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秋季怎樣正確地“春捂秋凍”?

秋季怎樣正確地“春捂秋凍”?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29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了,不僅僅老一輩的人說,有好多小年輕也會說這句話。“春捂秋凍”健康的養生經驗,適合你嗎?其實,“秋凍”只適合身體素質好的人。老人、小孩及體質虛弱的人千萬別嘗試“秋凍”。因爲這類人陽氣本來就不足,多穿些衣服反倒有益於固護陽氣。

秋季怎樣正確地“春捂秋凍”?

以下五類人不能“秋凍”:

1.有呼吸系統疾病的。哮喘、支氣管炎病人呼吸道的防禦功能比較差,受到寒冷刺激後,易加重咳嗽和喘息等症狀。

2.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寒冷容易導致人體的血管緊張,嚴重時還會導致冠心病患者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症狀,甚至還會使血管脆裂發生中風,引起偏癱,危及生命。

3.有胃病的。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冷空氣侵犯胃腸,導致併發症。如果防護不當,就會使舊病復發。潰瘍病人受寒冷的刺激後,還會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

4.有老寒腿的。屬於中醫“痹症”範疇,即類風溼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等骨關節病。受寒時老寒腿會使疼痛加重,應該注意腿部保暖。

5.體寒女性。虛寒體質的女性,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小腹寒冷的女性朋友,秋季一定要注意自己腳踝、腹部、腰部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加重體寒,甚至疾病的侵擾。

秋季怎樣正確地“春捂秋凍”? 第2張

6.有糖尿病的。寒冷時肌體內很多激素水平會升高,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寒冷刺激不但會加重糖尿病,還可能加重微循環障礙,甚至可能誘發急性併發症。

“秋凍”也不是隨便凍,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羣、不同身體部位、不同的地域都有所不同。

1.時機:夏末秋初最適宜

初秋是秋凍的好時機。晚秋再“秋凍”,不僅對健康無益,還會引發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秋凍的原則是,使身體略感涼意,但不感覺寒冷。體質好的兒童也可以秋凍,根據孩子的年齡、體質和氣溫變化靈活掌握“秋凍”,使其逐漸適應。

2.溫度:溫度太低別凍了

日照溫度在15℃—20℃時,人們減少穿衣適當“凍”一下,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但接近初冬時,氣溫降到15℃以下,要穿上秋冬衣服了。

3.部位:頭頸腹腿凍不得

“秋凍”並不是全身各個器官都要凍,如頸部、腹部和肩膀等部位應根據氣溫變化注意保暖,尤其是腳部。頭不能凍。頭部受凍,被寒氣入侵體內陽氣走散,從而引發其他基礎性病症。腳不能凍。腳冷,則冷全身。肌體抵抗力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虛而入,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腹部不能凍。腹部受涼容易引起胃部不適,甚至疼痛,女性容易誘發痛經和月經不調等。脖子不能凍。脖子受涼,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狀的感冒;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秋季怎樣正確地“春捂秋凍”? 第3張

4.地域:南北有別要區別

南方秋涼來得較晚,晝夜溫差變化不大,甚至入冬後也不太冷,因此不必過早、過快地添衣,應適當延長“秋凍”的時間。而北方秋涼來得較早,晝夜溫差變化大,早晚氣溫較低時應及時增添衣物,以防着涼。

“春捂秋凍”應因人而異。張曉梅強調,如果老人和兒童,或者體質較弱有慢性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疾病者,體質本來就弱,最好還是根據氣溫和身體感覺及時增加衣物。對體格健康的人羣,過度“秋凍”也不可取。及時收看天氣預報,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物是最好的做法。

結語:不管是“春捂”還是“秋凍”,目的都是顧護陽氣,讓身體適應季節變化,保持一種陰平陽祕的健康狀態。然而,現代人容易體質偏寒,表現是脾胃虛陽氣弱的症狀,大多都不適合“秋凍”。所以大家要根據實際情況健康養生。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