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如何保養腸胃 做完胃鏡多久能吃飯

如何保養腸胃 做完胃鏡多久能吃飯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9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做腸鏡是非常的痛苦的,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然,醫生該怎麼給你看病,怎麼給你治療,怎麼給你開藥,這些都是必須的。那在我們做完胃鏡一般多久就可以吃飯呢,這是我們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好了,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保護腸胃的方法有哪些以及傷胃的食物都有哪些。

如何保養腸胃 做完胃鏡多久能吃飯

腸鏡後多久能吃東西

腸鏡檢查實際上並不會造成腸道損傷,一般來說,超過6到8個小時,可以正常進食,在這個時候,並不需要什麼特殊的注意,只要避免各種刺激性食物就行了。

做完腸鏡後等六到八個小時就可以正常進食了,但是要注意的就是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下面小編給大家講講保護腸胃都有哪些方法,一起了解一下吧。

保護腸胃的方法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食物以清、軟、鬆爲主,進餐要科學,宜坐着吃飯不宜站立或蹲着吃;宜定時定量,每餐食量適度,每日三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還是不餓,都應主動進食;宜少吃多餐,飯只吃七份飽,避免過飢或過飽或暴飲暴食,改掉“廢寢忘食”、飢一頓飽一頓的飲食習慣,使胃保持有規律的活動。

2.細嚼慢嚥

吃飯太快會增加胃的負擔,造成胃部肌肉疲勞,胃動力下降,容易導致胃受傷。因此對食物要充分咀嚼,可使食物儘可能變“細”,以減輕胃的工作負擔。咀嚼的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3.溫度適宜

我們吃的食物的溫度最好是“不燙不涼”的,不要吃生、冷、硬的食物,對於過燙、過冷、過硬的食物吃下去之後,會刺激到我們的胃黏膜從而引發胃病的。

太冷、太燙以及過硬的食物,都是會造成腸道損傷的。日常生活中,吃飯的時候,不可太過着急,要記得細嚼慢嚥。

4.飲水擇時

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早晨起牀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一小時,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湯最好飯前喝。

如何保養腸胃 做完胃鏡多久能吃飯 第2張

5.飯後莫運動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飯後”絕非是剛吃完飯,應在飯後20~30分鐘開始散步,這樣有利於消化。

6.避免刺激

酒精和香菸中的尼古丁都能刺激胃粘膜,導致胃粘膜缺血、缺氧,使胃的功能失調,引發胃病,因此,要想保持或恢復胃的健康,對菸酒必須要有節制。少吃辛辣,如辣椒、胡椒等、過酸、油炸、燒烤、煙燻等食物;少飲濃茶、咖啡等刺激強烈的飲料。

7.注意防寒

我們一定要注意保暖,寒冷的話會使得整個胃的的活動減緩可能會出現胃痙攣現象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胃部,不要受涼。

生活中,有很多對腸胃不好的食物,是傷胃的主要元兇。小編整理了一些傷胃的食物,我們一起看一下吧。

傷胃的食物

1、冷飲

冷飲、冰棍及涼的飯菜會讓胃內溫度降低。而很多消化酶的正常工作需要適宜的溫度,這就會影響胃酸分泌和消化酶的作用。

2、醃菜

不合格的醃菜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在胃內適宜酸度或細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有致癌作用。日本是胃癌高發國,就與其醃製保存蔬菜有關。

3、煙燻和油炸食物

臘腸、臘肉等煙燻食物含鹽量高,會損害胃黏膜,其中還有大量致癌物,如苯並芘和環芳烴。油炸、燒烤食物中也含有此類致癌物,都應該少吃。

4、酒精

酗酒除了傷肝,也會傷胃。臨牀觀察發現,1/3~1/2的胃癌患者有長期飲酒史,尤其以喝白酒爲主,有些人持續喝了二十多年。

酒精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黏膜被長期反覆刺激,不斷經歷損傷、修復、再損傷的過程,就會導致慢性炎症,最終爲腫瘤發生埋下禍根。

5、寒涼的果蔬

夏天吃塊西瓜固然神清氣爽,但胃卻有些受不了。這些寒涼的果蔬會讓胃收到刺激,導致消化能力下降。

如何保養腸胃 做完胃鏡多久能吃飯 第3張

6、生冷的海鮮

海鮮性寒,原本就會加重胃的負擔。如果吃得過多,尤其是吃未經加熱的生魚片、生蠔等,蛋白質就更不易消化了,容易導致胃功能下降。

7、甜膩多脂的食物

有的人一頓飯能吃下一個肘子、一整個小蛋糕,而這些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吃多了,會加重胃的負擔,導致厭食、腹瀉、腸胃功能紊亂等胃部症狀。

8、辛辣刺激的食物

辣椒是很多人離不開的調味品,對健康也有諸多益處。但辣椒素會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刺激黏膜充血水腫,加速腸胃蠕動,引起腹瀉、腹痛等症狀,對消化功能也會有影響。

結語:腸胃的保養是十分的重要了,如果不是沒辦法,怎麼會這麼受罪呢。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飲食的健康,好習慣的養成都是必不可少的。在飲食上,辛辣刺激的食物一時半會肯定是不能吃的。提醒一下,檢查前一天,需要進食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像稀飯,麪條等,多喝水,保持大便的通暢,當天還需要使用清腸的藥物,保持腸道內的清潔。這樣有利於第二天的檢查。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