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月經期出現血塊是怎麼回事 如何進補

月經期出現血塊是怎麼回事 如何進補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80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月經期是得好好的保養身體的,女人的月經是健康的一種標準,如果沒有月經的話,肯定會衰老的。那如果月經的經血出現血塊,這該怎麼緩解,吃什麼比較好,在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很多人都在想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來月經有血塊是怎麼回事

1、受涼

在發生血塊的時候會是因爲受涼的情況所導致的,因爲女性朋友本身就是屬於偏寒的體質,一旦身體受涼或者飲用了過涼的食物,容易引起宮寒,宮寒會使子宮的運行能力下降,氣血不暢,影響到月經的正常流出,容易形成血塊。

月經期出現血塊是怎麼回事 如何進補

所以女性朋友是因爲體寒所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我們就一定要注意了,平常多保暖,防止受涼,少食用冰涼的食物或飲料。避免長期呆在空調房內,氣血虧虛的女性可以多吃一些溫熱滋補的食物,保證月經的順暢。

2、久坐

很多女性現在工作經常離不開久坐,那麼長期的坐在椅子上,盤腔部位處於不活躍的狀態,局部血液循環不通暢,經血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就會引起經血排出不暢,在盆腔中堆積,排出體外時便會因爲凝結而有血塊。

長時間坐着,女性的盆腔容易充血,導致附件和宮頸的血液循環不暢通,而且長時間坐着陰部透氣不好,這兩方面的原因綜合起來就比較容易發生感染,導致宮頸炎、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宮頸息肉等。

3、內分泌失調

由內分泌失調導致的月經不調有很多的表現形式。月經血塊多是較爲常見的表現症狀。

月經血塊多通常是因爲子宮內膜脫落所導致的出血現象,但是如果連續的出現月經量多且血塊爲血瘀狀就要及時的進行調理,尤其是卵巢的調理和保養。因爲內分泌失調,多數都是由於卵巢功能異常或衰退而引發的。

月經期出現血塊是怎麼回事 如何進補 第2張

月經注意事項

情緒不宜激動

女孩進入青春期,開始來月經,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要有個正確認識,不必焦慮。應與平時一樣保持心情愉快,防止情緒波動,遇事不要激動,保持穩定的情緒極爲重要。如女孩子初潮缺乏經驗,母親或女性親友應及時地指導與幫助做好經期的自我保健。

不宜太勞累

經期要注意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避免劇烈運動與體力勞動,做到勞逸結合。否則,會使盆腔進一步充血,血流加快,引起經血過多等不良現象。

營養不宜缺乏因爲月經來潮後每月要損失一定量的血液,所以要適當增加營養,如蛋白質、維生素及鐵、鈣等。經期多吃一些雞蛋、瘦肉、魚、豆製品及新鮮蔬菜、水果等。

不宜性生活

婦女在經期應禁止性生活,因爲月經期間,子宮內膜剝脫,子宮腔內有新鮮創面。如果此時性交,就可能把細菌帶入,引起生殖器官炎症,且還可使經血量增多或經期延長。

月經期出現血塊是怎麼回事 如何進補 第3張

不宜受寒

經期應注意保暖,避免着涼雨淋受寒冷刺激。不要涉水或下水游泳。或坐在潮溼、陰涼以及空調、電扇的風道口。也不要用涼水洗澡洗腳,以免引起月經失調。

不宜飲濃茶

經期應適當多飲白開水,不宜飲濃茶。因爲濃茶含咖啡因較高,能刺激神經和心血管,容易產生痛經、經期延長或出血過多。同時茶中的鞣酸在腸道與食物中的鐵結合,會發生沉澱,影響鐵質吸收、引起貧血。此外,經期更不能飲酒、吸菸、吃刺激性強的食物。

不宜坐浴

有些人平時喜歡坐浴,但在月經期,因爲子宮頸口微開,仍然坐浴和盆浴,很容易使污染的水進入子宮腔內,從而導致生殖器官發炎。

不宜穿緊身褲

如果月經期間穿立襠小、臀圍小的緊身褲,會使局部毛細血管受壓,從而影響血液循環,增加會陰磨擦,很容易造成會陰充血水腫,甚至還會引起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等疾病。

月經有血塊怎麼

1.注意保暖

如果天氣寒冷,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多穿衣服保暖,如果有痛經的症狀,可以採用暖水袋外敷在肚子部位等方法,也減少月經有血塊的可能性。

2.飲食上忌生冷

到經期結束前,食物要以溫熱爲主。炭烤,油炸,辛辣或者醃漬品要少吃,忌吃西瓜丶梨丶椰子丶葡萄柚,以免影響血管受縮。

3.避免過勞

如果休息不足,對正常月經週期也有影響,在月經期,女性身體容易疲勞,這個時期裏更應該注意休息,避免熬夜。

4.愉悅心情

保持愉快的心情,這樣對身心健康有很好的幫助。保持心情愉快,能夠促進血液流通。

5.多攝取維生素C、E

維生素C丶E能促進骨盆血液循環順暢,減低因充血導致痛感。可從芭樂丶堅果丶綠色蔬菜等食物攝取豐富維生素C丶E。

總結:現在大家知道該怎麼保養了吧,女人在月經期肯定是需要多加的保養的,涼性的食物是不能多吃的。如果血塊比較多的話,不妨可以吃點黃芪,這個中藥對有血塊是非常的管用的。當然,小編之前也有這樣的情況,黃芪養氣補血,對女性的身體還是比較好了,長期吃的話,可以緩解月經帶血塊的症狀。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