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眼袋大竟是脾虛 6個症狀暗示脾虛要注意日常飲食

眼袋大竟是脾虛 6個症狀暗示脾虛要注意日常飲食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7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脾虛症狀一:舌苔發生變化

眼袋大竟是脾虛 6個症狀暗示脾虛要注意日常飲食

舌頭的變化是脾的外在表現。健康的舌頭表面應爲紅色,看上去很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輕薄且乾淨。如果舌頭邊緣已經出現明顯的齒痕,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同時,在夏季,脾溼的人也常常感覺口內粘膩,面色晦暗發黃。

脾虛症狀二:食慾不佳

在中醫理論中,當溼氣進入體內後最容易傷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液體,把這些物質轉化爲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爲人體新陳代謝提供新的能量。

大多數人在夏季溼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慾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慾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飢餓感,可是吃了東西后卻有飽脹的感覺,這也是胃強脾弱的表現。

脾虛症狀三:早起不適

清晨起牀,如果感覺胸悶氣短、頭暈腦漲時,說明我們的脾胃功能較爲虛弱。

中醫認爲,脾氣一虛,肺氣先絕。也就是說脾與肺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脾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氣短,等肺氣虛的表現。

脾虛症狀四:浮腫或虛胖

溼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嚴重時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身體肥胖的人,90%都是體質虛弱者。體虛是身體脾胃功能減弱衰退所致。體虛會導致新陳代謝減慢,機體活力減弱,從而消耗營養的能力減低,消耗不掉的營養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

脾虛症狀五:眼袋

脾胃主運化水谷,脾胃功能直接影響到肌肉功能和體內脂肪的代謝、脾胃功能減弱,水溼運化不暢,皮膚和肌肉缺乏營養、鬆弛無彈性,久之則出現眼瞼下垂,形成眼袋。

當眼袋較大時,可能就要謹慎是否脾虛了。提高脾胃功能可以輔助消除眼袋。

脾虛症狀六:如廁宿便異常

如果出現宿便形狀軟爛、黏膩即爲脾溼的症狀,說明消化功能出現異常現象。

緩解脾虛症狀的食物:

1、發酵食物:幫助腸道代謝通暢

在人類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爲了長期保存食物而發明的發酵食物。這類食物不僅有獨特的風味,能夠帶來美食的享受,更有助於身體的消化吸收,是最養脾胃的。

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發麪食物、醬油、食醋、豆豉、腐乳、黃酒、啤酒等等都是發酵食物,中醫認爲都是養脾胃的。西方營養學家也證實,發酵食物是人類健康飲食結構的有益補充,能幫助人們的腸道代謝更順暢。

2、甜食:護脾

甘入脾,甘味的食物對脾胃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所以,適當吃點口感甘甜的食物不僅補脾,還給我們帶來愉悅感。而一個人如果心情愉悅,他的消化吸收系統也會變得更好。

但是,“甘甜”、“甘淡”和我們常常接觸的“甘寒”有很大區別,中式點心、糖果可稱“甘甜”,蘋果、桃等性平的水果可稱“甘淡”,二者都是對脾胃有好處的,但是西點中的甜食、乳製品在中醫看來卻屬於“甘寒”,並不是適合多吃。

3、酸味食物:護肝就是護脾

在中醫五臟生克理論中,“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五行、五臟相剋關係中,唯有土與木的相剋關係在實踐中作爲相生關係來處理。肝和脾是互生互長的關係,因此養肝就是養脾。因爲酸入肝經,只有肝臟健康了,脾胃纔會強壯。因此,保護好肝臟也就是從根源上養脾。

平時可以適當吃些酸的食物。比如:梅子、檸檬、米醋等等。

4、中藥零食

胃每天24小時都在工作,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這時你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常備一些中藥零食。如果有可能,最好去專業的中醫診所爲自己對症調製加工適合自身體質的丸劑、散劑。如果爲了方便,適當服用一些中成藥物也是很好的選擇。

5、食補“八珍糕”

中國人都知道藥補不如食補,中醫也有藥食同源之說。黨蔘、草果、陳皮、牛肉湯是非常好的食療方,又很美味,可以經常食用。另外傳統的“八珍糕”也是非常養脾胃的。傳說長壽皇帝乾隆隨着年齡增長八珍糕的配方也隨着改變,後來慈禧也發明了適合女性使用的八珍糕,所以後世有“男八珍”、“女八珍”之說。

6、多吃麪食

中醫認爲:面熱米涼。脾胃不好的人平時的主食應該以麪食爲主,尤其是發麪食物,比如:饅頭、麪包等,都是比米飯更滋養脾胃的好選擇。

損傷脾氣的食品

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有: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芹菜、筧萊、茭白、葛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批把、梨、西瓜、綠豆腐。其中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有鴨肉、豬甲魚肉、牡頗肉、牛奶、芝麻;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有養山檀、蘿蔔、香菜。

正確的飲食法則:“斷舍戒”

1、斷:不飢不食

我們習慣了一日三餐,到了飯點就要吃飯,但這時有多少人在吃飯的時候想一下自己到底餓不餓?也許我們已經很久沒有體會到飢餓的感覺了,如果不飢爲什麼要吃東西?胃每天24小時都在工作,適當在不飢時不食,甚至保持點兒飢餓的感覺,讓胃得到休息,不失爲很好地養胃方法。

2、舍:不渴不飲

我們的身體都有正常的需要,餓了自然要吃,渴了自然要喝水。不同的人對水的需求有很大差異。經常出汗的人固然需要多補充水,很少出汗的人就未必需要8杯水。飲水過量不僅會給腎臟造成負擔,還會導致體內水溼瀦留形成水腫。

3、戒:忌寒冷

現代生活爲我們帶來了更多冷食的機會,時髦的冷餐會、各種冷飲、冰激凌……而在傳統中成藥的說明書中,往往寫明“忌生冷、忌寒涼”。任何事物的消化都離不開酶,攝入冷食需要身體的能量去把它捂熱,其實就是在消耗脾氣。多溫熱、戒寒冷是對脾胃用心的照顧。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