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醫鬧需嚴打 醫療糾紛調解力也需加碼

醫鬧需嚴打 醫療糾紛調解力也需加碼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68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0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衛健委、公安部、人社部、商務部、最高人民法院等28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對嚴重危害正常醫療秩序的失信行爲責任人實施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的通知(下稱《備忘錄》),將實施跨部門聯合懲戒措施,包括將限制其乘坐飛機、列車軟臥、G字頭動車組列車、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以上座位等高消費及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爲;限制招錄(聘)爲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

醫鬧需嚴打 醫療糾紛調解力也需加碼

近些年來,醫鬧問題已經成爲越來越嚴峻的社會問題。屢屢曝出的醫鬧、暴力傷醫事件令人震驚,損害了醫患關係,危害醫護人員人身安全,破壞社會和諧。

對此,2012年4月30日,衛生部、公安部聯合發佈《關於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要求公安機關要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維護醫療機構治安秩序工作,2016年7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方案》,選派優秀民警和輔警進駐醫療機構;再到此次28部門聯手懲戒,力度不斷加大,聯合部門越來越多,表明了全社會懲治醫鬧的決心與魄力。

醫院是以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爲宗旨。醫者仁心,白衣天使,這都是人們對於醫護人員的美好讚譽。然而當別有用心的“專業醫鬧”一步步逼近安靜的醫院,當膨脹的私慾衝破道德和法律底線,鮮血一次次染紅潔白的白大褂,醫生的安全感受到衝擊。醫療機構和其他病人的合法權益也得不到保障,多部門聯手整治醫鬧很有必要。

這裏需要釐清的是,28部門聯手懲戒,針對的是醫鬧,意在對不法分子、暴力傷醫形成震懾力。這是社會轉型期間各種矛盾、衝突加劇的必然體現。時代在變,價值觀日益多元,醫療單位的複雜情況及人的慾望和訴求也在不停改變,加強對醫療機構安全工作指導,增強醫院安保力量,加大對醫鬧的多層面懲戒,使其付出法律成本及信用成本,及時制止對傷害醫務人員的暴力行爲,強力遏止醫鬧歪風,均是確保醫療機構正常秩序、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的重要措施,勢在必行。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縱然懲戒力度步步升級,醫患矛盾高發態勢有所緩解,但前幾天的北大醫院孕婦家屬傷醫事件、蘭州男子非正規時間開藥遭拒後暴擊醫生事件等,一再說明消除醫鬧行爲,減少醫療糾紛,需要多管齊下。

近年來醫療糾紛不斷,並且不少轉化爲惡性傷醫事件,其中既有患者醫療知識匱乏、對醫生不信任、對治療結果期望過高的原因,也與專業醫鬧利令智昏、無法無天緊密相連,還與醫保機制不健全醫療信息不對稱、少數醫生不負責任、治療行爲不規範、缺乏平等的溝通機制的大環境有關。因此建立相對中立的醫調委,引進公平公正的第三方調解機構,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防止醫療糾紛向惡性醫鬧轉化,亟待加強。有媒體統計,廣州醫調委成立一年期間,調解成功率超過95%,河南信陽也曾經出現“醫鬧歇業”的情況,由此可見,建立健全公平中立的第三方的調解機構,加快建設醫療糾紛調解機制,紓解和減少醫患衝突,不可或缺。

醫療行爲關係到人的健康與生命,解決好日益激烈的醫患矛盾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嚴打“醫鬧”,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一方面全面加大對醫鬧行爲的打擊力度,堅決保障醫護人員的合法權益及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全面普及醫療衛生知識,讓懂醫懂法、公平中允的醫調委來協調醫患糾紛,化解雙方心結,讓患者知道“病”之所在,通過合理合法的平等渠道解決問題,打破“小鬧小重視,大鬧得大錢,不鬧白不鬧”的固化邏輯。最終,用良好的醫療政策和法律兜底、消弭社會戾氣和暴力思維,落實醫保全覆蓋,強化醫院作風和醫德管理,嚴厲打擊惡性“醫鬧”等違法行爲,讓醫鬧全面受制,寸步難行,讓包括醫生與患者在內的每一個公民在醫患關係的良性互動中受益,使醫患關係得到根本性改善。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