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經過規範系統治療 1/3抑鬱症患者可以治癒

經過規範系統治療 1/3抑鬱症患者可以治癒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2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文化程度高的人考慮事情更縝密,對環境變化更敏感,患抑鬱症的風險更大。
“以前害怕見到你,現在希望你坐在我身邊。”如今飯局上相遇,溫州康寧醫院臨牀心理科主任葉敏捷常被一些企業高管或政府官員拉住,諮詢“心事”。
一位在周圍人眼裏性格溫和、發展順利的領導,最近整宿睡不着覺,感覺頭腦遲鈍,技不如人,工作難以勝任。近日遭上級領導劈頭蓋臉地呵斥一番,更覺得活着很累,對不起家人,不如死了算了。葉敏捷約他到醫院檢查,發現他已是中度抑鬱症患者。
“壓力,是抑鬱症的重要因素。”葉敏捷說,抑鬱症的具體原因尚未明確。科學研究認爲,它與大腦裏3種神經遞質的水平降低有關。研究發現,持續的壓力會造成其中一種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減少,從而誘發抑鬱症。
“如今,許多人活得很擰巴,在上級、部下、家人面前,幾副面孔,壓力山大。”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人文醫學與行爲科學教研室主任趙旭東表示,壓力與抑鬱有時互爲因果,比如患者已處於抑鬱狀態,情緒低落,工作倦怠,完不成角色任務。這種情況下,再給予指責、免職等刺激,就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位作曲家心梗發作,術後臥牀修養期間,往昔歲月像電影一樣在腦中回放。想起以前在家教鋼琴時,收費從未繳過稅,現在擔心被查、聲譽受損。因此驚恐自責,悶悶不樂,寢食難安,加上疾病困擾,最後悲觀厭世,吞服了100多片安眠藥,幸虧家人發現及時,送醫院搶救過來。
趙旭東指出,文化程度高的人考慮事情更縝密,對環境變化更敏感,患抑鬱症的風險更大。
“壓力面前,人們的耐受力不同。”北大六院老年精神科主任孫新宇介紹,負面的生活環境,如不受尊重、得不到支持等是抑鬱症的促發外因。如今,老年人抑鬱症發病率和自殺率明顯升高。除了退休後,經濟收入下降影響家庭地位及與外界交流減少導致精神失落外,還與軀體疾病相關。糖尿病、高血壓、風溼性關節炎、動脈硬化症、心梗、腫瘤、老年癡呆、帕金森氏病、獨身、離婚、酗酒等高危因素越多者,患抑鬱症的機率就越高。
抑鬱症不屬於遺傳疾病,但有遺傳傾向。孫新宇表示,三代血親中有家族史者,是高危人羣。此外,沒有壓力等誘因時,抑鬱也會來臨,如季節性抑鬱症,冬春之際發病。這與冬季和初春缺少陽光照射,導致松果體素和5—羚色胺的分泌失調,引發抑鬱情緒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精英人羣中,雙相心境障礙患者多。他們意志堅強,幹勁沖天,雷厲風行,腦子靈,點子多,讓別人忙個不停,脾氣粗暴,自我感覺良好。這種輕躁狂狀態,周圍人看不出來,他們也感覺愉悅、幸福,但在抑鬱狀態時,自殺率比單相抑鬱症患者高。
孫新宇建議,當工作繁忙、心情煩躁、想發脾氣、情感脆弱時,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可以與朋友一起參加文體活動,與家人一起到戶外散心,或者乾脆給自己放個長假。其次,在遇到打擊、不如意時,及早尋求幫助,不要自己扛。內心煩悶時要善於傾訴,可以向專業心理醫生尋求幫助,排解內心苦悶。
足量和足療程用藥
■抗抑鬱症藥不會把人“吃傻”,反而會恢復大腦神經遞質的平衡,讓人振作起來
“眼下,抑鬱症患者尋求專業幫助時,精神問題往往已經相當嚴重。”孫新宇分析原因有三:一是患者有病恥感,擔心得了抑鬱症,別人會認爲自己心眼兒窄,不願承認心理有病,妨礙早期治療;二是患者常以軀體疾病爲擋箭牌,去綜合型醫院求醫,醫生對該病缺乏識別;三是治療不繫統,患者吃過幾次藥就停了。這些因素導致抑鬱症由輕至重,15%的患者發生自殺悲劇。
孫新宇建議患者換個角度直面抑鬱症:“我的情緒‘感冒’了,要打個大噴嚏,很難受,但吃點藥可以緩解它。”輕度抑鬱症單獨使用心理諮詢即可。中重度患者一定去看專科醫生,使用藥物治療,輔以心理諮詢。
“現在,一沾到‘腦子’的用藥,人們就害怕顧慮。經常有患者把抗抑鬱藥悄悄扔掉。”孫新宇表示,抗抑鬱症藥物不會把人“吃傻”,反而會恢復大腦神經遞質的平衡,讓人振作起來,變得更有活力。
使用藥物治療,足劑量、足療程十分重要。抑鬱症復發風險高,不堅持服藥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發作3次以上,需要終身服藥。藥物治療分控制、鞏固和維持三個階段。控制期,病症1—2周甚至一兩天就減輕許多,一個月基本消失。鞏固和維持期通常需要2年,前者藥品減量不多,後者減量一半。長期按時服藥、定期門診隨訪、心理治療和社會支持系統搭建是預防復發的重要手段。
對於有自殺念頭的人,孫新宇強調住院治療。藥物治療無效者,可採用改良電抽搐治療,有效率高達80%。電抽搐治療後仍需用藥物維持治療。
“季節性抑鬱症宜採取光照療法。”趙旭東介紹,挪威、冰島等北歐居民冬天經常組織各種聚會,不停活動。他們在室內佈置大劑量陽光,戴着墨鏡接受光照,防禦抑鬱症侵襲。
輔助治療還有體育鍛煉,它可產生“快樂素”,提升神經遞質5—羚色胺的水平,化解抑鬱情緒。
“經過規範系統治療,1/3抑鬱症患者可以治癒,不再復發。”孫新宇介紹,根據2003年我國流行病調查數據,北京地區15歲以上抑鬱症患者,終生患病率爲6.87%。
預防從孕育期抓起
■父母應當努力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溝通、尊重和鼓勵
“抑鬱症的根子在童年,預防應從孕育期抓起。”趙旭東表示,童年的養育環境和經歷十分重要。大量研究表明,幼兒大腦皮層長成前,情緒中樞高速工作。父母酗酒、爭鬥、衝突、家暴、分居、離婚、沒與孩子3歲前一起生活等負面的生活環境,給孩子心理埋下隱患,早年那些記不清的創傷經歷,恰恰是他們成年後不安全感、人際關係障礙、低自尊等抑鬱情緒的根源。
“在我剛記事兒的時候,總看見父母吵架。每當爸爸摔東西時,我就嚇得跑回自己房間,把門插上。恐懼是童年最強烈的感受。”追憶往事,小梅低着頭,不肯擡眼與人對視,“學校生活也是一段孤獨的經歷。我不會與人相處,不知道怎麼就會得罪人,只好獨來獨往。”
高二那年,小梅成績受挫,認爲自己不是學習的料,抑鬱症發作,割傷手腕。父母害怕了,把她送到溫州康寧醫院。治療好後,她繼續上學,考上外地一所大學。大二時,談了一名男朋友。不久,她變得興奮多語,整夜不睡覺,誇誇其談,吹噓自己比別人強,有錢有能力。學校感覺不對勁兒,通知家長接回她醫治。
“小梅患的是抑鬱躁狂症(雙相心境障礙),這次以躁狂爲主。現在服藥一週,症狀可以控制,能夠溝通交流了。”接診大夫、該院普通精神科主任陳遠嶺說。
“孩子是家長的鏡像。他們的心理問題主要來自家庭傷害。”趙旭東說,心理學上的“生命之樹”理念告訴我們,親子關係是“根”,只有它粗壯發達,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長,生命之樹常青。但現實中,許多家長不懂得愛,把責任和教育當成愛,只關心孩子學習,忽視孩子社交情感的需求,也不重視其他興趣的培養。養育方式是溺愛加控制,崇尚競爭性快樂。自己和自己比沒什麼了不起,一定要比別人強才行。幼兒園、小學、中學要上最好的,大學要考北大、清華,之後還要進哈佛、劍橋。參加工作後,目標就變成了科長、處長、局長,或是部門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等。翻開中國人的簡歷,可以看到人生的軌跡就是由這樣一個又一個職務臺階組成。這種很少看重自己的感受、過度重視別人看自己的感受的文化心理,易導致許多人自我評價低,出現自卑、抑鬱等心理問題。
“家長是孩子的模仿對象,社會精英是大衆的模仿對象。社會中的每個人應當認清和承擔自己的責任。”趙旭東認爲,父母應當以人的全面發展觀念培育孩子,努力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溝通、尊重和鼓勵。
延伸閱讀
抑鬱症自療法
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針對抑鬱症患者提出幾條自療措施:
◆不要給自己制訂一些很難達到的目標,正確認識自己的病情,不要再擔任一大堆職務,不要對很多事情大包大攬。
◆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切莫“逞能”,以免完不成工作而心灰意冷。
◆嘗試着多與人們接觸和交往,不要自己獨來獨往。
◆嘗試着做一些輕微的體育鍛煉,看看電影、電視等。可以參加社會活動,如參觀、訪問等,但不要太多。
◆對自己的病不要着急,治病需要時間。
◆病人在沒有同對自己實際情況十分了解的人商量之前,不要做出重大的決定,如調換工作、結婚或離婚等。
◆不妨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分析哪些是消極的表現,然後想辦法擺脫它。

經過規範系統治療 1/3抑鬱症患者可以治癒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