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醫界要聞 > 秋季腦血管疾病高發 正確服藥保持血壓穩定

秋季腦血管疾病高發 正確服藥保持血壓穩定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4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秋季腦血管疾病高發 正確服藥保持血壓穩定

專家小傳

陳志剛,北京東方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秋冬季節氣溫逐漸降低,本是萬物蟄伏之時,卻是高血壓病人的“多事之秋”。天氣原因會導致血壓波動,由此引起了腦血管疾病的高發。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此類疾病,如何正確服藥保持血壓穩定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志剛教授將爲我們一一解答。

一年兩個高發季

腦血管病一年中有兩個高發季節,一個是大家熟知的冬天,大概在臨近來暖氣時到暖氣結束前(11月到來年的3月)。這是因爲,寒冷刺激會使患者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導致收縮壓及舒張壓上升。打個比方,血管就像橡皮水管,天冷時,橡膠就會變脆,如果水壓增大,就容易裂開,我們的血管也是如此。

另一個就是夏天,尤其是三伏天時,暑熱、溼熱、悶熱的情況下容易發病。在北方,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段時間天氣比較悶熱,老年人由於年歲的原因,生理調節能力下降,比如體溫的調節、血壓的調節、心臟、內分泌系統等可能會變差,容易血壓偏低。這種血壓的波動,容易導致中風。血流和河流相似,河裏的泥沙比較多,淤積後就相當於我們血管中膽固醇沉積形成的斑塊,使河道變得狹窄。水量充足、壓力大的時候,能夠正常地通過,但是如果水流小、壓力小,就容易堵塞。相似的,血壓低或者血容量不夠,就容易出問題。

由此可見,降壓的同時要有度,太高或太低都不行,中老年人尤其要適當地個體化,有一個基本原則,即維持血壓在140/90、140/85這樣的水平。過去認爲糖尿病患者要降得更低一點,比如130/80、130/85,但新近的研究結果認爲,這個血壓比140/90的水平發生的心腦血管事件多,所以,糖尿病患者130/80的界限也在進一步提升,140/90、140/85的水平是比較合理的。

降壓藥,只能減量不能停

長期吃降壓藥的人,血壓能維持在一個相對的水平,人體有適應性,感覺不到什麼症狀。但如果身體這種自動調節能力下降了,比如得過腦血管病或者已經血管狹窄的人,會對血壓的一點點波動都比較敏感,例如感覺到頭昏、疲乏、沒力氣、愛冒虛汗、嗜睡,尤其是日間睏倦。還有的人出現半身麻木、語言表達障礙、平衡障礙、單眼黑蒙和模糊、眩暈等症狀。這些都是警示性的信號,提示你要注意血壓,適當地調整一下降壓藥,維持正常水平。

但需要提醒的是,很多患者在調節用量的時候習慣擅自停藥或加量,這是不正確的。由於降壓藥有半衰期,有的半衰期時間比較長,比如CCB類藥(鈣離子拮抗劑),停一片可能十幾個小時還看不出來效果,但是第二天或第三天就會出現血壓突然升高。建議緩慢地、適應性地增減藥量,比如原來吃1片,減掉1/4,看看情況如何,儘量將血壓維持在140/90的安全水平,不能突然停藥。

改變生活方式和服藥同樣重要

現今已知的腦血管病危險因素有100多個,除了一部分跟遺傳相關,其餘基本上都是生活方式的錯誤。有高血壓、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得腦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比較高,這是先天遺傳帶來的問題,是不能改變的。我們能做的是後天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或者治療干預。

首先,要多做有氧運動,適當地出汗,增加心率,比如每週有3~4次,總共三四個小時的有氧運動,如果身體沒有什麼問題,就應該堅持。飲食方面,要根據血糖情況、脂代情況、尿酸水平等,定一個科學合理的食譜,適當地少鹽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少攝入碳水化合物及高熱量的食物,保證既不飢餓,也不過多地產生負荷代謝不掉。此外,還要戒菸、限酒。

中醫講“節飲食,慎起居”,起居規律和服藥治療同等重要。早期通過治療性生活方式的改變一般就能夠解決問題,比如糖尿病、高血壓前期,都可以通過治療性生活方式的改變,恢復或接近正常狀態,這種情況就不用吃藥。中醫講“藥食同源”,吃一些有針對性的食物,比如冬天脾虛的時候用點山藥大棗粥,氣虛的人用一點黨蔘黃芪粥,血虛的人用當歸、枸杞,通過亦食亦藥的這種食品性的調整治療,也可能會使我們身體的內環境達到相對正常的狀態,即中醫所講的陰陽平衡狀態。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